您的位置:首页 >> 院内新闻


外语学院举行思政社团“多语笃行社”成立大会暨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04-01   信息来源:外语学院  浏览次数:31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为响应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类教育与语言专业深度融合,外语学院积极贯彻育人方针,立足学科特色,致力于打造语言与思政深度融合的学生社团“多语笃行社”,并于3月28日下午在实验楼举行思政社团成立大会暨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学院党委书记刘怡春、社团指导老师及全体成员参加,共同见证“语言+思政”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
 
 会上,社长王清玉杰阐释了社团理论学习+多语研习+实践平台+文化传播的“3+1”发展模块,强调以语言为纽带培养“精通多语、胸怀家国”的国际化人才。副社长谭雨晨代表全体成员承诺践行“语通世界,笃行致远”的社训。成员代表牛绍艺、陈燕、许恬、边巴拉姆通过英语、藏语、印地语、尼泊尔语演绎多语文化魅力,展现“用语言传递中国声音”的实践路径。
 
  刘怡春宣布外语学院思政类社团“多语笃行社”正式成立。他从战略定位、品牌建设、资源整合、赛事培育、制度保障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强调, 社团发展要坚持“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路径,既要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又要培育世界眼光,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多语种思政教育创新工坊”。
 
  集体备课会上,张一然同学作“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双语示范宣讲,以青年视角探索思政教育的创新表达,为社团成员宣讲提供方向,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范式。
 
 “多语笃行社”的成立是学院贯彻国家“大思政课”战略的创新实践,标志着“多语种+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进入立体化实施阶段。未来社团将明确方向,量化形成“月有主题、季有成果、年有突破”的行动图谱。通过语言赋能思政,引导青年学子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淬炼语言能力与政治担当,以可测量、可复制、可持续的育人模式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外语人才,让青春之声在国际舞台绽放思想的力量。
 
(文:闫秋/审核:刘怡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网民自主发布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