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珂对翟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其在相关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翟新围绕印度法官拉达宾诺德·帕尔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上所持的独特立场及其撰写的异议意见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翟新首先梳理了东京审判的历史背景与帕尔法官异议意见书的核心内容,指出帕尔法官基于对殖民历史的反思、对西方主导的国际法体系的批判性认识,以及对“胜利者的正义”的质疑,主张被告全员无罪。重点分析了驱动帕尔法官形成这一独特司法立场背后的“意识缘由”,包括其深受的印度哲学思想、对民族自决原则的坚持、在殖民背景下形成的特定历史观与正义观,以及当时印度国内兴起的民族主义与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倾向对其潜在的影响。翟新指出帕尔并非极端主义者,他深恶殖民统治,同情追求独立的民众,然因其执着于中立主义立场,以至自缚于法律法理的片面解释而远离了追求正义的世界潮流,固执于落伍的国际观而误认中日相关史实,终对审判大唱错误反调,也为当下全球完善国际法治提供了反面资料。
本次讲座由外语学院(南亚学院)及南亚研究所(中心)主办,是喜马拉雅大讲堂系列讲座第64期。讲座内容详实、视角独特、分析深刻,不仅使师生对东京审判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为立体和多元的认识,也促进了对国际法历史演变、东西方思想差异以及正义多元内涵的批判性思考,有效提升了我校相关学科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获得了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文:吉金金/审核:徐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