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育才兴边”班开展主题为《“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评课指导》师范生成长与发展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教育学院 浏览次数:165次

2025年10月19日下午,教育学院以提升语文教学核心能力为目标,延续“实战练兵+分层评课”模式,组织“育才兴边”班学员开展“学生讲课+教师评课”专项活动。活动由康敏副教授全程指导,全体学生围绕《桂花雨》《天地人》《咏柳》《海上日出》四篇不同体裁篇目授课,通过“试讲—同伴评课—教师指导—方法提炼”闭环,强化师范生“问题发现”意识,传授语文教学与评课方法,为适配边疆语文教学打基础。

活动伊始,康老师明确核心目标:“以评课学‘找问题、学方法’,适配边疆学生特点”。学生按抽签顺序完成15分钟片段教学,台下以“准评课者”记录亮点与不足,康老师同步梳理“学段适配、体裁把握、方法渗透”等共性问题。

讲授《桂花雨》后,3名学生从“教学衔接、手法教授、互动设计”提问题,如“未复习上节课内容”“‘借物抒情’未结合文本分析”。康老师补充“情感挖掘浅”的问题,指导第二课时需3分钟“温故知新”,“借物抒情”按“定义—找句—析情—仿写”教学,结合边疆“家乡风物”引发共鸣。

讲授《天地人》后,同伴指出“缺互动、节奏快、识字脱离生活”。康老师强调低段教学要“以活动抓注意力”,建议设计“看图认词”“角色扮演”等活动,用边疆实景图辅助教学,提醒评课关注“语速、指令”等细节。

讲授《咏柳》后,学生提出“谜语与诗句无关联、手法讲解过深、朗读不足”。康老师指导“先拆谜再连诗”,简化文学手法讲解,按“范读—跟读—赛读”训练古诗节奏。

讲授《海上日出》后,同伴指出“未明确写作顺序、颜色分析浅、无迁移练习”。康老师建议用“时间轴+空间图”梳理顺序,结合边疆日出对比分析,设计“写边疆日落”练习迁移写作方法。

活动尾声,康老师总结“语文教学需‘因体裁、学段而异’,评课要‘精准找问题’”,要求学生课后形成“问题清单+优化教案”,标注“学段适配、体裁方法、边疆融合”改进点。

此次活动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语文教学方法,深化“问题发现与方法习得”能力。教育学院将持续优化内容,助力师范生成长为适配边疆语文教学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文:于佳妮/审核: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