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教育学院“育才兴边”班以“强化问题发现意识、优化教学细节”为目标,开展“实战讲课+分层评课”数学专项指导活动。金英姬副教授全程指导,全体学生参与,通过“实战练课—学生互评找问题—专家点评解问题—总结反思”闭环,推动师范生从“会讲课”向“能发现、解决问题”进阶,夯实边疆教学基本功。
活动上午8时30分启动,首阶段为数学讲课实战。学生分组上台,围绕“小数除法”“条形统计图”授课,每人限时15分钟完成完整教学流程。台下学生以“问题发现者”身份,记录授课中“导入脱节、重难点模糊”等潜在问题;金老师同步梳理“学段适配、细节把控”等共性问题,为后续指导铺垫。
“小数除法”课题授课后,全体学生按“先找问题、再提建议”原则评课,指出“导入脱离生活、仅灌输计算步骤、无实践环节”等问题。金老师肯定学生思路,补充“练习梯度跳跃大、课件信息冗余”等细节问题,并示范“以风筝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解决思政生硬问题,指导“借生活场景优化导入、用线段图可视化计算逻辑”。
“条形统计图”课题指导中,金老师引导学生聚焦“数学思维、思政融入、课堂规范”找隐性问题。学生提出“统计内容可替换为西藏天气并融入节气知识、未探究象形图转条形图的意义”等建议。金老师针对“作图不规范”指出“尺规作图标准认知不足”的根源,还结合教育技术专业特点,建议用数字画板动态生成统计图,解决抽象概念教学难题。
活动尾声,金老师强调“问题发现是教师成长核心”,要求学生课后形成“问题清单+优化方案”,打磨教学设计并开展“每周问题反思”。参会学生表示,此次活动让“问题发现意识”扎根,学会系统挖掘教学隐性问题,后续将以“找问题”思维备课。
此次活动以“问题发现”为核心,既提升了学生教学技能,也培养了教学审视与问题挖掘素养,为师范生适配边疆数学教学奠定基础。
文:于佳妮/审核: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