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下午,在秦汉校区教育楼209,教育学院特邀文学院康敏副教授为“育才兴边”班学生作题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应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直指“课标落地难”的现实困境,聚焦课标与课堂的衔接,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实施路径。
康老师系统解析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指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内容板块在不同学段各有侧重,呈现出从小学阶段注重识字与文化渗透,到初高中阶段强化阅读表达与批判性思维的素养发展路径。
讲座进一步阐释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属性。康老师指出,教学应兼顾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避免古诗教学陷入机械背诵;同时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推动“识字教学”与“短文阅读”相结合,并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相一致。
基于语文教学的内在逻辑,康老师提出“积累—体会—运用”三段式教学路径,倡导在情境中积累语言材料,在任务中实现能力迁移。她以“天安门升旗”教学为例,具体展示了如何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与思维能力融合于同一课堂,实现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会学生表示,本次讲座深化了对课程标准实践导向的理解,未来将在教学中贯彻“积累—体会—运用”的路径,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文、图:扎桑/审核: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