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公布,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刘海红教授主持的“西藏当代儿童文学的转化研究”项目成功获批。此次立项是刘海红教授在民族文化与儿童教育交叉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也彰显教育学院在国家社科研究领域的学科特色与创新活力。
刘海红教授为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授、教研室主任,长期深耕学前教育教学与研究一线,兼具扎实学术功底与实践探索精神。教学上,她秉持“以生为本”理念,承担《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核心课程教学,主持自治区一流课程《学前教育学》建设;在人才培养中成果突出,指导学生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多名学生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本人先后获评自治区高校优秀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及校、区级“优秀教师”。
此前,刘海红教授已主持结项国家社科项目1项,此次新获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资助的“西藏当代儿童文学的转化研究”,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儿童抓起的要求,将系统梳理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并建立资源库,深入解析作品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与叙事主题,创新“媒介融合——教育映射”转化路径并构建实践范式。该项目采用跨学科理论框架与数字人文技术,突破传统研究局限,形成在地化转化范式,成果将提交西藏自治区相关教育部门,为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刘海红教授还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与中日学前教育比较研究,主持省级、校级教改项目6项,主持参与省部级教科研项目6项,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篇;教学成果先后获2020年国家民委二等奖、西藏自治区一等奖、2019年校级特等奖、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教育学院将以此次立项为契机,持续完善科研服务与保障机制,全力支持刘海红教授团队推进项目研究;同时进一步挖掘学科交叉潜力,引导教师围绕西藏地域文化与教育发展需求开展研究,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进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多贡献。
文:姜雪晶/审核:许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