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标人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二、招标课题内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届自治区党委历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为持续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次申报课题无课题指南,申报人可结合自身学科特点,针对研究方向的具体问题拟定课题名称。
三、投标人范围及基本条件
1.本专项课题的负责人包括指导人和被指导人,指导人作为第一负责人,被指导人作为第二负责人联合申报本专项课题;
2.指导人须为西藏民族大学副高级以上职称,并在近3年(2022-2024)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在编教职工、银龄教师或柔性引进人才。被指导人必须是我校近3年未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校教师系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列或专职辅导员系列的在编在岗45岁(含)及以下青年教职工;
3.鼓励课题组吸纳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研究,学生成员人数不超过5人;
4.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投标:
(1)承担2011中心招标项目尚未结项的;
(2)任何挂名或不担当实质性研究工作的。
四、申报程序与要求
1.招标公告发布
中心将通过正式文件、西藏民族大学网站(http://www.xzmu.edu.cn/)和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网站(https://www2.xzmu.edu.cn/xtcx/)等发布课题招标公告及相关招标信息。
2.投标时间及相关要求
本专项招标课题鼓励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研究人员组合。被指导人与指导人共同填写《“青蓝共进—老带新”专项招标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见附件1和2),《活页》用于专家匿名评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否则将取消投标资格。
2025年5月13日18时前,投标人将《申请书》和《活页》电子版以“课题第二主持人所在二级单位+姓名+青蓝共进专项招标课题”命名,打包发至邮箱xzmyxietong@sina.com;经中心管委会形式审核并按要求修改后重新发送电子版,并在2025年5月16日18时前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3份和《活页》一式7份,递交至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大学社科楼二楼科研办(206室),逾期不予受理。
3.评标和定标
招标人组建评审委员会组织课题评审,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审定,择优立项。
4.通知
中心将及时通知中标人定标结果,同时将中标结果在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网站和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公示。无异议者将签订合同。
5.签订合同
中标人指定代表与招标人签订《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研究合同》。
五、对中标人和中标课题的管理
招标人指定代表全程监督检查中标人执行《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研究合同》情况。
六、课题研究成果要求
课题研究成果包括两项:
1.依托课题,被指导人及其课题组成员在指导人的指导和辅导下,在3年内至少获批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2.围绕研究任务,在3年内至少发表1篇媒体文章或省级以上期刊文章,要求被指导人为第一作者,指导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
七、课题研究时间进度要求
课题组须在正式立项后3年内完成研究、指导等相关任务,并按照约定产出相应成果。
八、课题经费预算及要求
每项课题经费为3万元,从2011中心年度建设经费中列支。经费按3个年度划拨,每年额度为1万元。经费划入指导人名下,并根据研究需求及学校校内科研相关财务制度合理支出。课题经审核最终达不到结项要求的,该课题作终止或撤项处理,课题经费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联系人:王老师 赵老师
联系电话:029-33755894
电子邮箱:xzmyxietong@sina.com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大学社科楼206室
邮编:712082
附件: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