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讲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咨政类项目和成果的性质;二是咨政类项目调研的心理误区;三是如何做好咨政类项目调研;四是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咨政成果。赵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田野调研及学术研究、咨政类成果写作的实践提出,在课题调研,尤其是咨政类项目调研中,要根据成果需求,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脚踏实地,精心设计调研过程,使用科学调研方法。为了获得更真实、更有说服力的信息,需要特别注意使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在调研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能够进入特定的社会关系,找到整个事件重要或者关键人物,并及时记录思想的火花。在深度访谈中要避免二分式的提问或者暗示。另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拓宽文献资料范围,充分利用日记、个人书信、讲话、历史档案等文献材料。
关于咨政成果的撰写方面,他从标题、要点、文章主题结构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要写出好的咨政成果,一定要以扎实、接地气、系统的调研为基础,精炼、准确、符合逻辑的语言作为纽带和载体,并列举说明了分类法、内容分析、口述史分析、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和功能解释等6种最常见的写作方法。
本次学术活动有效助力我校师生拓宽学术服务社会的视野,增强其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产出高水平咨政成果的能力,对提升教师综合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图:2011中心 审核: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