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阳,男,汉族,生于1965年1月,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编审。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会员;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学报常务副主编。
从事编辑工作以来,结合编辑工作实践先后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喀什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藏学》、西藏民族学院《教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有关编辑学、经济学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学报学术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编辑部的选题策划。

康桂芳,女,汉族,生于1961年6月,陕西合阳县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员,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会会员。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报编辑学理论与实践。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先后发表了《学报特色与学报栏目设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5),《编排一体化与学报编辑质量的提高》(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读者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价值取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2),《学术论文中著录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其规范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2),《审稿工作与编辑质量》(西藏大学学报2006/4),《试论高等院校的学术规范教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6),《论文写作的规范化思考》——兼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6),《从编辑视角看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西藏大学学报2009/3)《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6)《高校学报编辑在维护学术规范中的责任》(民族教育研究2010/1)《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6)等专业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也谈学报稿件的编辑加工” 1994年6月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一届青年编辑研讨会上获二等奖。“试论高等院校的学术规范教育”2007年7月在第五届全国社科学报发展论坛论文评优活动中荣获优秀奖。2008年申请完成院科研课题《从编辑视角看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从理论角度对学术规范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专题探讨。近年来还承担了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
1997年曾被评为全国文科学报“优秀编辑”, 受到教育部条件装备司、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的表彰奖励。2001年、2011年分别被评为西藏民族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受到学院党委的表彰奖励。

梁成秀,女,藏族,1963年10月生,甘肃天祝县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3年被教育部聘任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会会员,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员。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区寺院编辑出版学。 1988年毕业后留校,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研究》的编辑工作,《教学研究》创刊于1962年,是最早关于研究西藏教育、教学类的期刊,现改名为《西藏高等教育研究》。由于工作需要,1999年调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工作。在编辑工作中,运用普通编辑学、出版学理论,结合藏族文化进行藏区寺院编辑、出版学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藏区寺院编辑出版文化研究》1项、完成西藏民族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两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民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试论藏传佛教寺院翻译活动中的编辑学价值》一文在2010年获西藏民族学院研究成果三等奖,2007年在“第五届全国社科学报发展论坛”论文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的编撰特点和编辑学意义略论》一文被CSSCI期刊全文收录。

赵海静,女,汉族,生于1984年11月,河北邯郸人。2010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少数民族出版史。
陈鹏辉,男,汉族,陕西岐山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南边疆史。进校以来,一直在学报从事编辑工作,同时承担教学科研工作;2016年获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在《中国藏学》《西藏大学学报》《西藏研究》等期刊发表《张荫棠遭弹劾考释》《从重西北到西南:清朝围绕治藏的筹边方略》等文章20多篇。先后多次带学生赴五省藏区开展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