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教育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梅珍兰副教授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11-24 信息来源:教育学院浏览次数:5230
        11月20日晚,教育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梅珍兰副教授作题为《幼儿心理挫折教育》的学术讲座。教育学院130余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线聆听,讲座由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刘海红博士主持。

梅珍兰首先指出心理挫折是一种个体行为目标不能达成、愿望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在厘定心理挫折含义的基础上,她解释了幼儿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为客观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另一方面为主观因素,主要涵盖幼儿的生理条件、能力条件以及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主要指幼儿对诱发挫折事件的认识、幼儿挫折经历、抱负水平和自信心等。

随后,梅珍兰结合幼儿抗挫折能力自我报告表以及相关视频,生动地描绘了幼儿受挫后的行为表现——第一种是理智性行为,体现为冷静分析、修订目标和排解挫折;第二种是情绪性行为,包括哭闹、逃避、攻击和自伤行为。她强调幼儿的理智性行为有助于其健康成长,而一些情绪性行为则不利于问题解决,甚至会使问题愈加恶化。其次表现为幼儿受挫后的心理防御机制。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为了减轻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有意或无意中运用的种种心理防卫方式,它具有否定、歪曲、推诿、自居、反向、补偿、合理化、幽默等作用。其中,她充分肯定“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的积极作用。

最后,梅珍兰阐释何为幼儿挫折教育以及提出相关策略。幼儿挫折教育是指根据幼儿挫折心理的表现及成因,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力,使他们在遭受挫折时不仅能保持身心的平衡,而且能战胜挫折。接着,她总结了幼儿挫折教育的七大策略——帮助和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教会幼儿一定的挫折适应策略;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巧妙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力;利用榜样进行挫折教育;鼓励与持续要求相结合等等。梅珍兰补充到,在创设和利用挫折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度和适量。因为过度的挫折会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会使幼儿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或绝望感,从而放弃战胜困难的一切努力。

精彩的讲座在皮克斯动画短片——《鹬》中迎来了尾声,讲座结束后,刘海红教授作了总结。她指出在疫情背景下,情绪的宣泄以及抗挫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和成人同等重要。漫漫的人生旅程不仅伴随着阳光和彩虹,也同样充斥着荆棘和风雨,只有勇敢的面对挫折,才能不断习得抗挫能力。

 

                     
 
文、图:刘薇薇/审核:张大卫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Copyright: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