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学术论坛

像微风一样诉说——浅析班丹的小说

发布时间:2014-02-27 信息来源: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4232

像微风一样诉说——浅析班丹的小说

                                                                                                          张静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高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奇特地貌和壮丽风光,进入本地作家的创作视野。自新时期以来,诸多以表现西藏地理风物、人事变迁和历史文化的诗歌、散文、小说佳作层出不穷。藏族作家融大量当地自然风光和宗教习俗于其中,以神奇而灵慧的笔调,将生活的“真”带入创作的“幻”中,诗意地营造了一片亦真亦幻的文学世界,班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以艺术之笔展示藏民族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的探索与困惑,凭借其开阔高远的眼界,变幻莫测的想象,冷峻客观的思考,向世人展现了灵动而传奇、神秘又真实的西藏,表达了一个西藏本土作家对于本民族的深沉挚爱和殷切期待。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藏作家,班丹可以感同身受地理解自己的民族。他精通藏汉文,将神秘的西藏用细致的语言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陆续发表了《死狗·寻夫者》、《蓄长发的小伙子和剃光头的姑娘》《废都, 河流不再宁静》《阳光背后是月光》《面对死亡, 你还要歌唱吗和《微风拂过的日子》等作品。西藏的山水养育了他,他将自己对藏民族的爱、对故土的情深深融入到作品中。

《死狗·寻夫者》描写的是央尕玛把三个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亲,随身携带着当年和格勒日瓦相爱时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千里寻夫的故事。在漫长的寻找途中,她没日没夜虔诚地转经,希望可以遇见心爱的丈夫,但她却不知道格勒日瓦已经有了别的女人,他对昔日的爱情已不再忠诚,央尕玛只能在西藏特有的宗教习俗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作品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藏族女人对爱情的执着。小说中设置了一个女作家,依她的角度进行观察,表现了央尕玛不顾路途的辛苦。央尕玛没日没夜虔诚地转经,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格勒日瓦已经变了另一个人,他很有钱也有很多的女人,最终疾病缠身,穷途末路,格勒日瓦也在乞求三宝可以抚慰自己的灵魂,但是他抛弃妻子的灵魂是永远得不到慰藉的,老僧肩扛经书倒在了汽车轮下印证了宗教习俗的无能为力。

这部小说篇幅不长,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将一个女子执着于爱情的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一个寻夫女子的形象塑造得真实感人。伴随着央尕玛的寻夫路,小说透露出了浓厚的宗教意味,这种意味有一丝神秘,一缕缥缈,然而藏民族本身的独特性赋予作品更多的平实感,让读者直面藏族同胞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生存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在作品中时不时出现的女作家,带给读者梦幻般的感觉,亦真亦假,这又与整篇作品散发的真实气息又有所不同,这与作者在工作之余经常阅读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喜欢扎西达娃笔下的魔幻景致无不关联。

《蓄长发的小伙子和剃光头的姑娘》同样描写男女之爱,却一改《死狗·寻夫者》的悲情结局,重新点燃人们对于爱情的热情,白宗和塔尔钦这对情侣彼此相爱,但是为了生活白宗走进寺庙,塔尔钦则没有认清现实继续弥留在凡尘世俗之中,然而两个人真挚的情感又使他们难以相互忘记。白宗在寺中苦修佛经,寻觅解脱之路,塔尔钦在寺外默默等候,最终白宗接受爱的召唤,从寺庙中消失,意寓美好的爱情得到认可,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延续班丹创作的一贯手法,将过去与现实完美地结合,文章跳跃性比较大,这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班丹时空变换的巧妙叙述手法,对过去的描述只为了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好地展现现实生活。这篇作品同样是对藏民生活的真实描绘,通过爱情与宗教相互映照式的描写,表现了普通民众面对生活困惑时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为爱情勇往直前的坚强决心,传递藏族民众在面对困难时散发出的正能量,展现了作者对藏民族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及对宗教信仰的冷静反思。

    《废都,河流不再宁静》较之其他作品,可谓荒诞色彩最为浓厚的一篇,表现的是人物间的生死轮回。时空变换迅速,从中可以感受到魔幻小说的魅力,言在文外,意味悠长。小说环境描写不突出,人物描写也比较模糊,亦真亦幻,不知所云,让人难以捉摸。班丹的这部小说同样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写法,而且更为大胆、用力。然而过于冷僻怪诞的故事情节也透露出班丹似乎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方面还有些生疏,小说内容让人琢磨不透。也许班丹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创作方面的这点不足,在其后的一些创作中还是采用了最初的平实叙述,没有虚幻的描写,没有跳跃性的叙述,偶尔出现亦真亦幻的描写,也是饱含蕴意为了凸显真实,正如其小说《面对死亡,你还要歌唱吗?》,平实的作品背后蕴含深意。

   《面对死亡,你还要歌唱吗?》是一部温馨感人而凄凉哀婉的作品,抒情意味极浓。主人公梅朵是一位美丽温柔善良的女性,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但是命运却安排梅朵在去朝圣的途中突然消失。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带给郎雅致命的打击,使他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他无法走出失去梅朵的阴影,到处奔波,请僧人做佛事,为梅朵超度亡灵;请僧人算命,占卜她是否真的离开了人世;还到较近的寺庙或是托付到拉萨那边的人道各寺庙去添灯,祈祷她能顺利地转世,成为新的生命降临在世上。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郎雅都努力寻找心心念念的梅朵,经过反复琢磨、推敲,最终写成了一段感人的文字《吟咏时代的花香》,深切地寄托了郎雅对梅朵的哀思。

作品一改荒诞的外表,袒露平实的内心,通过对郎雅失去爱人后痛苦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郎雅对于他和梅朵之间爱情的执着忠贞,诠释了完美的爱情,虽悲凉但又温馨。文章在平实地记叙二人曾经温馨甜蜜的生活的同时,描述梅朵消失的事实,让读者于温馨的情景中体味无尽的感伤情怀,使人感受藏民男子在失去爱人后的痛苦与痴情。这使我联想到了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乡村世界的人事境况。二者均借温馨之景蕴含无尽的悲凉意味,通过反衬的手法映射出对当下生存民众的人文关怀,可谓异曲同工。

随着佳作的陆续发表,班丹一步步在探索自己创作的路径,逐渐完善自己的创作,用心去描绘每一个故事。班丹曾说过《微风拂过的日子》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主人公阿南是一个哑巴,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他的内心深处隐埋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和忧伤,他独自一人忍受着生活的艰苦。在困苦面前,爱带给他生活全部的希望。他始终惦记着祁梅,在祁梅成为寡妇之后毅然决然选择陪伴,即使她已成为寡妇,即使她已有两个孩子,即使她有病缠身,阿南依旧无条件地接纳她。就是这种简单却执着的爱,给予了在生活艰难中“挣扎”的阿南无线希望。在这股暖暖的“爱”的微风的安抚下,阿南坚韧顽强地生活着。班丹以微风为喻,向读者讲述了藏民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即使生活多么艰难,总是有一缕微风轻轻拂过,给生活以力量,勇敢地生活下去,就像微风拂过那样,看似柔弱无力、了无痕迹,却永不停止、温馨永存。

班丹的文学创作是从藏文诗歌开始的,而后转向汉文小说和散文创作。他没有系统地学过文学理论,在工作之余阅读有关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和伤痕文学作品等,在此基础上,在工作闲余,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小说和散文。诗歌展现其灵秀笔锋,小说凸显其神奇地域,散文释放其自由自在。他的小说创作似乎很是讲究叙事方法和写作技巧,但他的笔描绘的却是藏族民众真实的生活画卷,真、善、美融入其中。阅读班丹的小说作品,可以感受到融汇于其中的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愫。班丹凭借自己所熟知的民族文化,将地域文化风情很好地展现在作品之中,他尝试着将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融入平实的创作中,凸显其艺术世界的亦真亦幻,这使其作品具有了很高的艺术魅力——这是班丹小说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他的创作似乎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从内容来看,班丹小说充满了典型的西藏地域文化特征。他的一切创作灵感来源于藏族文化和自己熟悉的普通人事。班丹将西藏历史、西藏文化及地域风情记录下来,真实感人。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下,再现西藏民众的普通生活,情与爱、生与死,这些一切都来源于他的生活环境。班丹还为人们展现了西藏民族的发展历程,在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时西藏民众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值得注意的是班丹在表现这些困惑时并不借助悲惨的场景,而是在平静显现生活的悲剧意味。就像《死狗·寻夫者》《微风拂过的日子》所体现的那样,失去爱情也许是悲伤的,但是作品却都将这种悲伤最终转化坦然的面对,让主人公在平淡的生活寻求生活的希望。在所有的事情面前似乎都会有一阵微风拂过,拂过之后留给我们的是生活原本如此的无穷韵味。班丹的作品试图表现藏族民众的生活境况,但在体现民众生存困境时似乎还缺乏足够的深刻性。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