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4月的外语系。2010年7月更名为外语学院。学院现有25个教学班,共有学生648人(含硕士研究生48人),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MED)授权点,中国南亚语种学会理事单位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开设英语、尼泊尔语和印地语等本科专业以及英语(师范)、英藏复语等专业方向,其中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尼泊尔语专业和印地语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外语学院下设英语专业、应用英语、英语(师范)、大学外语、研究生外语和多语种6个教研室;学院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南亚研究所(中心)”、校级科研平台“涉藏翻译研究中心”和院级科研平台“西藏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三个研究中心。目前,外语学院各专业已形成“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自创办以来,已为区内外培养三千余名外语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语学院教职工总数77人,专任教师76人,有教授职称15人(含兼职教授),副教授23人,博士16人(含在读8人),30余名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
目前,外语学院在外语教育研究、藏-汉-英跨文化比较研究、涉藏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南亚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果。近5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37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99篇,其中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共54篇,出版专译著19部,出版教材8部。
外语学院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把党建同团建、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外语文化节系列活动和“三语演讲”等特色活动;学院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发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总支”“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第三批自治区文明单位(行业)”“西藏自治区五四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2024年学院成功申报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外语学院教学设施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运行良好,建有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语言教室5个,笔译实训室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实训室1个,语言教学调频台2个,数码音频编辑工作站1个,能够满足外语学院专业教学和全校公共外语教学的需要。
为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的外交与安全战略,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彰显我校“南亚研究”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外语学院于2025年6月更名为“外语学院(南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