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科资源>>学科动态 >>正文内容

学科动态

一种有力的思维——专注力对教育的启示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袁勤伟

陕西 咸阳 712080

“天才,首先是专注力。”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曾这样描述专注力的重要性。西方心理学家对专注力的定义是:“通过排除其他间接地相关信息,从而把精力集中在某种感官信息上的过程。”该过程类似于“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于专注的理解都是能够持之以恒地、专心致志地致力于某一个目标。教育是一个充满了变化的过程,若教育工作者能细心发现环境变化和学生个性差异,巧妙应用专注力,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效。

一、生活缺乏太多的专注力, 旁观者清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这是一个针对不同请求的人们会做出何等反映的实验。一位实验者站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对路人说说自己的膝盖受伤了,需要帮助。如果有人停下脚步,实验者会请求他去附近的药店买一个Ace牌绷带。另一个实验者站在药店里听提供帮助的人和店主的对话(事先与店主说明,店主回答Ace牌绷带已经售完)。当提供帮助的人听到店主说该牌子的绷带已经售完时,每个提供帮助的人都两手空空匆匆离开药店,对“受伤者”如实相告。在实验中,25个提供帮助的人中竟然无一人询问店主是否有其他可以推荐的急救药品。

为什么“受伤人”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帮助?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请求时不指定Ace牌绷带的话,“受伤者”会得到更多的帮助。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描述到“当提供帮助的人听到店主说该牌子的绷带已经售完时,每个提供帮助的人都两手空空匆匆离开药店”时,有学生立刻打断我的描述,“买绷带的目的就是止血救人,为什么不买别的牌子?”是呀,为什么25个人竟然没有一人买到别的牌子的绷带或急救药品?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特定的场景中,提供帮助的人被诱导,思维单一认定扭伤的膝盖就必须使用Ace牌绷带,因此无人尝试着以其他形式给予帮助。

重复、单调、迷信权威、习惯性的功利化教育,往往使我们掉入事物概念范畴化陷阱、思维角度单一化、行为自动习惯化,而这种缺乏专注力的教育,让学生陷入一种呆板、封闭的思维状态,影响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二、提升教育的专注力,有效、生动教育教学

1.    专注思维角度多元化,激发创造力

罗兰·巴特(Roland Barhes)《声音的纹理》写到:“我不喜欢单一主题,我喜欢万花筒的丰富:只要轻轻一敲,一个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就呈现在眼前”。简单普通的万花筒背后就是绚丽多彩,任何事物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属性,可是我们经常只观察到它一个方面,常常做出以偏盖全的决定。

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居于一个没有外界刺激的环境中,比如在一个黑暗的没有外界任何联系的房子里,人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同样如果持续接受到重复的或不变的信息,感觉系统就会关闭起来,因为没有“接受”到任何新的“刺激”。如此,我们的思维往往把小的,不连贯的信息阻挡在外,不去加以接受并作出回应。这样事物概念范畴化,思维单一化。

我们通常教孩子:“这是一只粉笔,这是一辆汽车,这是一扇门……”“粉笔”只有把它假设用来写字的才是粉笔,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粉笔”的概念。那么,如果我们这样教学,举起一只粉笔告诉学生:“这可能是一只粉笔,可能是一种白色,可能是表示一,可能表示非生命物质……”。粉笔、颜色、数字、物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再去形成“粉笔”的概念。把单一化的粉笔概念范畴多元化,更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这种概念范畴多元化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假设这样这样一个场景,我们把家庭生活的日用品这样告诉孩子,这可能是衣服架,这可能是床单,这可能是放大镜。孩子带着这些日用品在在野外能否生存下来?如果我们把物质概念单一化教育,在野外,孩子们是否会把“衣服架当做支架”,把“床单当做帐篷”,用“放大镜取火”。也许我们今天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物质的丰富,生活的富裕,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们有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待遇。思维的单一化、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环境下,想象一下思维的僵直,太多事物概念范畴化的孩子该如何去面对复杂的环境?这真是一种危险的思维定势。

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那些不断扩张、持续变化的信息,看似毫无联系,如果能够充满专注力地感受、聆听、观察、类比和联系,并进行吸收和整合。孩子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才更能适应环境,更具有创造力,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2.从人类发展到科学实验,专注力无处不在

从茹毛饮血、食不果腹的古猿,到衣履挺拔、温饱无忧的现代人,正是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才逐步地致力行走,获得火种,使用天然工具到掌握复杂工具,科技进步,产业发达……如果人类失去了创新,世界将会如何?

我们在判断他人的智力时,往往会过于强调结果而妄加评断。教育不仅去看学生得到多少分数,而更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专注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当我们在惊讶敬佩科学家做出一系列的伟大的科学成就时,大多我只看见是辉煌的成果,觉得他们就是智慧的化身。其实,当科学家把他们的科学成就进行描述成一系列的步骤时,他们并不像听上去那样有智慧,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也会犯错误,而且是经常,他们也会不断变换条件的重复实验,甚至成千上万次,在细微变化中找出显著的差异。所以,成功是错误和重复的过程,成功背后是充满专注力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的过程。从人类的发展变化,科学实验和生活学习,都在经历着充满专注过程,在不断尝试与错误,在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类比与发现,如此熟能生巧,也便有了创新。所以,过程先于结果,过程优于结果,教育中以“过程”为导向的评判比“结果”显得更为深刻。

3.充满专注力才能见微知著

“专注力不仅仅是一种持续关注事物的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专注力可演变为一种奇妙的力量:由于事事专注,我能够观察到每件事情的微妙之外,同时能够把握全局”。埃伦·兰格(Ellen Langer)在《专注力》这样写到。师者传道解惑者也,教育不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方法和道理,授之于渔比授之于鱼更重要。可是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本末倒置。在教学中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充满专注力,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找出事物之间微弱的变化,做到见微知著;分清事物之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才能把握全局。

教学中每次考试后分析试卷,学生都会恍然大悟,问题关键是专注力不够,不是概念混淆,就是考虑不全,不够“细”。不能趋于“细”,看不清眼前的局面,便会产生烦躁、畏难的情绪。于是更加不能趋于“细” …… 便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人往往难于“细”,尤其是自己陌生的事物,而一旦深入进去,往往感觉“哦,竟如此简单!”。要做到见微知著、把握全局,就要具备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专注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而且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积极地心态和消极的心态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学中在给学生解惑的时,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良好积极心态就变得尤为重要。

专注会让人留意到事物变化的全面性,而不是依赖过去的认知,使我们的领悟力变得敏锐,进而洞察细微变化。只要觉察出这些变化我们就会主动进行新定位。所以,专注力是一种有力的思维,如果我们能合理有效利用这种思维能力进行教育教学,就少了许多“高分低能”,少了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

 

发表2015年08期《西藏教育》
201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