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0412024
课程名称:急重症护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和年级:护理学 三年级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课程总学时:34学时(理论:30 学时;实验:4 学时) 学分:2
课程简介:
《急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 、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学习《急重症护理学》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建立整体护理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急诊、急救意识,掌握急诊知识和急救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基础护理知识以及各专科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急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及各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知识,熟悉急救护理的工作范围与特点,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推荐教材:
序号:9787117072977
主编:周秀华
教材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
版次;2版
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3月
参考书目:
《急救护理学》 周秀华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危重病护理学》 方 强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实用重症监护学》 汪承滋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危重症护理学》 周秀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课程总目标
1、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1)掌握急救护理学的范畴;医疗急救网的含义和组成。
(2)熟悉急救分级护理的要求。
(3)了解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急诊医疗体系管理的内容;医疗急救网的组成及急救护理人员的素质
要求。
(4) 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院前急救的任务;院前急救的质量管理; .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伤病员的
现场分类;掌握院前急救的急救护理; 掌握院外常用急救技术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5)熟悉院前解救病情评估。
(6) 了解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急救指挥系统的任务与网络化管理的内容。
(7) 掌握急诊科的主要制度。掌握急诊预检分诊的方法。
(8)熟悉急诊科的设置主要为预检分诊处、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观察室及辅助检查室六个部门。
(9)了解急诊科的组织结构;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人员编制与管理、急诊科的主要制度;急诊绿色通道的收治范围。
(10)掌握ICU的概念含义;ICU护理要点;体温监护的内容和意义;心电图监测的意义;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意义。
(11) 熟悉ICU的管理;ICU监护内容;颅内压监测的意义;肾功能监测意义
(12) 了解ICU的设置及各项工作和管理制度;了解ICU患者的接诊
(13)掌握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现诊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
(14)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15)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脑复苏的措施。
(16)熟悉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17)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18)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心脏紧急起搏;开胸心脏挤压。
(19) 掌握创伤的急救;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现场救护方法; 腹部损伤及种泌尿生殖系器官临床表现、救护原则及救护措施;电损伤的病情判断和救护措施; 掌握烧伤面积、深度及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烧伤的救护原则及救护措施。
(20)熟悉创伤的分类和院前评分方法;多发伤的护理评估方法;腹部损伤的常见致伤原因;烧伤的发表机制及病程分期。
(21) 了解各种创伤的病理生理。
(22)了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
(23)熟悉MODS的病情评估。
(24)掌握MODS的救治及护理
(25) 掌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中毒的诊治原则及救护措施;有机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机制、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6) 熟悉食物中毒、强酸强碱中毒、毒蛇咬伤的机制、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7) 了解中毒的概念及途径。
(28)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的概念。
(29)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的救治与护理。
(30)熟悉中暑、淹溺、触电的病情评估。
(31)了解中暑、淹溺、触电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2)了解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33)熟悉营养状态的评定。
(34)熟悉营养支持的原则、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35)掌握肠外营养的方法、肠内营养的方法。
(36)熟悉营养支持的监护方法。
(37)掌握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法。
(38)掌握气管插管术、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物品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39)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要点。
(40)熟悉使用呼吸机的目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治疗期间护理的注意事项。
(41)了解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42)了解胸腔穿刺术及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方法。
(43)掌握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哮喘、咯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急腹症及各种常见临床危象的救治和护理。
(44)熟悉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哮喘、咯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急腹症及各种常见临床危象的病情评估。
(45)了解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哮喘、咯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急腹症及各种常见临床危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基本技能:
(1)掌握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技术、常见危急重症救护术。
(2)熟悉院前急救及急诊科、ICU设置与管理。
三、大纲内容
实验一:心电监测技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正确连接监测仪导联的方法。
2. 熟悉常见异常心律、心率变化的观察评估。
【实验内容】
1. 心电监测目的,病人的评估,环境评估。
2.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心电监护仪
2. 电极片数个
实验二:徒手心肺复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A、B、C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熟练掌握心跳骤停患者快速评估法及复苏指征。
【实验内容】
1. 病人评估方法。
2. 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模拟人。
2. 简易呼吸气囊,供氧装置。
实验三:洗胃技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常见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方法。
2. 熟练掌握电动洗胃机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1. 中毒患者的病史及病情评估方法。
2. 电动洗胃机的操作流程及目的、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电动洗胃机。
2. 洗胃用物(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胃管、镊子、50毫升注射器、纱布、液状石蜡、棉签,令备橡胶单、治疗巾、碗盘。)
实验四:常见固定包扎技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常见外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要点。
2. 掌握常见外伤固定、包扎方法。
【实验内容】
1. 常见外伤包扎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
2. 常见外科固定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绷带、胶布、夹板、三角巾。
2. 模拟人及消毒用品。
四、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主要实验教材:
序号:9787117072977
主编:周秀华
教材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
版次;2版
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3月
2.参考用书:
《急救护理学》 周秀华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危重病护理学》 方 强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实用重症监护学》 汪承滋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危重症护理学》 周秀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考核方式
操作态度、规范性、正确性、熟练程度,结果可靠性,具体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2.成绩评定办法
考试成绩、出勤考核、实验报告,具体评定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实验编号 |
实验名称 |
时数 |
实验类别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每组人数 |
实验一 |
C041202401* |
心电监护技术 |
1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0-20 |
实验二 |
C041202402* |
徒手心肺复苏术 |
1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0-20 |
实验三 |
C041202403* |
洗胃技术 |
1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0-20 |
实验四 |
C041202404* |
包扎固定技术 |
1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0-20 |
执笔人:陈萍
审定人:胡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