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实验教学大纲


药理学(护理学)

发布时间:2014-04-16 信息来源:医学院实验室  浏览次数:9463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0412009s

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和年级:四年制临床本科生护理学专业 二年级

开课学期季学期

课程总学时:80学时(理论:56学时;实验:24学时)

课程简介:药理学实验》是我校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它的理论源自于实验,学生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加深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通过实验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严谨的学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材《机能学实验药理学部分》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ISBN 7-117-07766-2.董志主编.《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ISBN 9787117129084.杨世杰主编.《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总目标

药理实验总目标:掌握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及仪器使用、各种实验动物的使用与给药方法,熟悉药理学实验设计知识和方法,通过综合与探索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三、大纲内容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小鼠的捉拿、给药、取血、处死。

2.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小鼠灌胃针、眼科电子天平、眼科直剪、弯剪、眼科直镊、弯镊等

【实验步骤】

1.小鼠的捉拿。

2.实验动物标号。

3.给药方法:灌胃法、腹腔注射法、尾静脉注射法。

4.取血: 眼球取血、断尾取血。

5.取脏器: 肺脏、脾、肾、脑及计算肺系数、脑系数。

【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防止被动物咬伤。

【预期结果】

熟练掌握小鼠标记、给药、取血、取脏器的方法。

【作业】

作业内容:

1.小鼠各种给药、取血的方法要点。

2. 计算小鼠的肺系数、脑系数。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二:处方、制剂及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处方的格式。

 2.熟悉常用的制剂和剂型。

 3.了解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预期结果】

【作业】

作业内容:

1.阿司匹林片 0.5/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开二日用量

2.庆大霉素 4u/每次8u, 肌注每八小时一次,开二日用量

3.青霉素(Penicillinum)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每次肌注80万单位,每天两次,三天用量。

4.小鼠体重18克,腹腔注射盐酸氯丙嗪15mg/Kg,药物浓度为0.15%,应注射多少量?(mL)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三:不同给药途径和不同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不同给药途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2.熟悉戊巴比妥钠的药理作用。

【实验原理】

1.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对中枢的作用不同。

2.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的作用。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鼠笼、注射器、电子天平、小鼠灌胃针

【实验步骤】

1.取小鼠3只,分别称重,标记,观察其一般活动状态观察,和痛觉反应。

2.然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溶液:1号鼠5mg/kg (即0.05%的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2号鼠40mg/kg (即0.4%的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3号鼠100mg /kg (即1%的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观察并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的时间。

3.取小鼠2只,称重,标记,观察小鼠的一般活动情况。

4.4号鼠肌肉注射10%硫酸镁溶液0.1ml/10g;5号鼠灌胃给10% 硫酸镁溶液0.1ml/10g。给药后如见肌肉松弛呼吸抑制时,立即腹腔注射氯化钙5%氯化钙溶液0.08/10g,观察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药物反应。

【注意事项】

1.小鼠的一般活动状况可通过观察翻正反射:提起小鼠尾巴,将小鼠腹部朝上放于台面上,小鼠立即翻正过来,

说明翻正反射存在。如翻正反射减弱或消失说明小鼠的活动状况差。

2.观察小鼠的痛觉反应:以手掐鼠尾,如痛觉反应存在可有挣扎或竖尾反应。

【预期结果】

1.从低到高3个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注射给药后小鼠依次出现镇静、催眠、麻醉的现象。

2.4号鼠出现四肢松弛甚至呼吸抑制,5号鼠出现肌肉松弛。

【作业】

作业内容:

1.将实验结果汇总,书写实验报告。

2.不同的给药剂量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四: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离体平滑肌器官的实验方法。

2.掌握乙酰胆碱、阿托品、氯化钡等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实验原理】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剂可拮抗乙酰胆碱M受体激动剂的作用,但不能拮抗氯化钡对肠平滑肌的

直接激动作用。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HW-400S恒温平滑肌槽、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电脑、打印机、木槌、小剪刀、小镊子、

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1.取家兔一只,以木槌击其枕骨部处死,立即打开腹腔,找到回盲部,剪取回肠,置盛有冷台氏液的培养皿中,

沿肠壁分离并剪去肠系膜,将肠管剪成数段,轻轻压出肠内容物,用冷台氏液冲洗肠管,再换冷台氏液,最后

将肠管剪成23 cm的小段备用。

2.在浴槽中,加入台氏液30ml (标线处),置水浴锅中,水浴锅中加入热水,加热,维持水温38°C±0.5°C

3.取备用回肠一段,一端穿线,连结通气钩;另一端穿线连结张力换能器,置浴槽中。调整悬挂丝线松劲程度,

调节通气阀每秒钟1-2个气泡。

4.打开电脑,点击桌面中BL-420图标,进入主菜单,进入主菜单,选择药理学实验模块-药物对离体肠的作用。

5.待肠管稳定10分钟左右,记录一段正常活动曲线,然后用注射器依次向浴槽中滴加药液。每加一组药时立

即标记,并观察、记录收缩幅度。

(1)加入1:10万乙酰胆碱溶液0.2ml2μg),观察并记录其收缩幅度,待收缩到最高点时,立即加入0.1% 

酸阿托品0.1ml。结果如何?为什么?

2)待平滑肌收缩曲线稳定后,再加入1:10万乙酰胆碱溶液,剂量同(1),并与结果(1)相比较,有何不

同?

3)用台氏液换洗3次,加入1% 氯化钡溶液1ml,结果如何?待作用至最高点时,加入0.1% 硫酸阿托品溶液

0.1ml,结果如何?

【注意事项】

1.冲洗和分离肠管时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牵拉肠管。肠管两端穿线时,切勿将肠管缝死,只需穿过一层肠壁。

2.台氏液应保持在38±5,换液时,台氏液亦应38±5℃。

3.加药时不要把药液直接加到回肠上,以免影响结果。

4.浴温和肠肌的张力均可影响实验结果,应注意调节。

【预期结果】

1.乙酰胆碱可增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

2.阿托品可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使平滑肌的收缩幅度降低。

3.氯化钡直接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

3.阿托品不能对抗氯化钡的作用。

【作业】

作业内容:

1.将实验结果汇总,书写实验报告。

2.通过实验讨论药物对离体回肠平滑肌的作用。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五:血浆药物半衰期(t1/2)的测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药物在机体内由于代谢、排泄等原因,血液中药物浓度逐渐下降。多数药物的血液浓度变化呈一级反应,即药

物血液浓度的对数与相应时间呈直线关系。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722N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离心试管、小试管、加样枪、注射器(5、2ML)、塑料动脉插管、动脉夹、纱布

【实验步骤】

1.取家兔1只,麻醉(20%乌拉坦 5mL/Kg),仰卧固定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的毛,在颈部正中切开皮肤, 

气管一侧的颈动脉鞘内分离颈总动脉(注意有迷走神经伴行,应将其与颈总动脉分离),在颈总动脉下方近、

远心端各穿一根线,远心端结扎;然后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在靠近结扎处用眼科剪剪一”V”形小口,向心

方向插入装有枸橼酸钠溶液或肝素溶液的动脉插管,结扎并固定于动脉插管上,以备取血。

2.取离心管4只,分别标记为A、B、C、D,各加入7.5%三氯醋酸溶液5.8ml备用.

3.给药前,从家兔颈动脉插管取血2-3ml,置入预先用0.5%肝素浸润过的试管中,再取2ml抗凝血置于离心试管A 

4.从耳缘静脉注射20%磺胺嘧啶钠溶液1ml/kg(100mg/kg)。

5.于给药后、15分钟、65分钟、分别取血2-3ml,置于预先用0.5%肝素浸润过的试管中,再取2ml抗凝血置于

离心试管B、C中。

6.将配制好的0.02%磺胺嘧啶钠标准液2ml加入离心管D中。

7.将A、B、C、D离心管摇匀,以2000r/min转速离心5min,取上清液1.5ml,分别置于编号为A、B、C、D的

试管中,每管加0.5%亚硝酸钠0.5ml,摇匀后再加入0.5% 麝香草酚1.0ml,可见成红色反应。随后,将试管

中溶液,以给药前A管中溶液为对照,在波长 =525nm处测定B、C、D管中溶液吸光度A值,并带入以下公式

算磺胺嘧啶钠的质量分数(%)=标准管质量分数/标准管A值ⅹ测定管A值根据上式分别求出给药后15分钟、

65分钟SD浓度C1和C2,

   代入下列公式计算t1/2           t1/2=0.301(t1-t2)/  lgC2-lgC1

【注意事项】

1.颈总动脉插管的步骤。

2.试剂添加的顺序。

【预期结果】

 可通过分光光度计读出各管的光密度值,并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

【作业】

作业内容:

1.计算药物半衰期,书写实验报告。

2.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了解药物的半衰期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3.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测定和计算。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六: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中毒及其解救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症状。

2.掌握阿托品和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解毒原理。

【实验原理】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后,胆碱酯酶(chE)活性受到抑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Ach在体内蓄积,引起

一系列中毒症状(M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抗胆碱药阿托品能拮抗Ach的作用,解除有机磷酸酯类中

毒M样症状。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对M及N样症状有效。两

药合用可提高解救效果。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注射器、游标卡尺、胃管等。

【实验步骤】

1.家兔,称重,观察下列指标:呼吸(频率、幅度、节律是否均匀),瞳孔大小(用游标卡尺测量)、唾液分泌、

肌张力及有无震颤、活动情况等,分别记录之。

2.将家兔固定在兔盒中,找到耳缘静脉,插入与注射器相连的头皮静脉注射针头。按120mg/kg( 5%溶液

2.4ml/kg)剂量静脉注射敌百虫溶液,观察各项指标,并记录之。中毒症状明显时(当开始出现抽搐、唾液分

泌增多、肌肉振颤、运动障碍现象),甲兔立即静脉注射atropine 2mg/kg(0.2%溶液1.0 ml/kg),乙兔立即

静脉注射PAM50mg/kg(2.5%溶液2.0 ml/kg),观察并记录甲乙两兔的中毒症状有何变化,特别注意甲兔和乙

兔的区别。每隔5分钟,检查各项生理指标一次。

3.实验结束时,补注阿托品或解磷定。

【注意事项】

1.注射时,先用头皮针与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相连,找到静脉,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好,再换上装有敌百

虫溶液的注射器给药。保持此静脉通道,不给药时应连续、缓慢地推注生理盐水,以免形成血栓。

2.给药后如15分钟尚未出现中毒症状,可再追加1/3量。

3.注意解磷定和阿托品的给药剂量,注射过量亦可致死。

4.观察肌张力的方法:将家兔置台面上,拉后肢,如立即回缩说明肌张力正常;如拉后不回缩或回缩迟缓,说

明肌张力消失或降低。

【预期结果】

1.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能竞争性地与M胆碱受体结合,从而阻断Ach所致的M样

2.解磷定可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控制肌束抽搐和震颤的效果较阿托品明显。

【作业】

作业内容:

1.将实验结果汇总,书写实验报告。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及阿托品和解磷定的解毒原理。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七:药物的镇痛作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扭体法镇痛实验方法、热板法镇痛实验方法。

2.掌握哌替啶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物质(酒石酸锑钾溶液,醋酸溶液等),注入小鼠腹腔可刺激腹膜引起持久的疼痛,致使小鼠产生“扭

反应。镇痛药减轻疼痛反应,可明显地减少发生“扭体反应的小鼠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恒温电热板、鼠笼、天平、、烧杯、秒表。

【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

1.取健康小白鼠2只,称重,随机分成2组,每组1只,观察各鼠活动情况后。

2.分别腹腔注射0.2 %哌替啶溶液及生理盐水,给药体积均为0.1ml/10g

3.给药30min后,各鼠分别腹腔注射0.6 % 醋酸0.1ml/只,给药后5分钟,观察10min内动物产生“扭体反应的次数。

第二部分

1.准备工作  开启超级恒温器,调节超级恒温器温度恒定于55±0.1℃  

2.小鼠的选择及正常痛阈的测定  取筛选合格的小鼠2只,随机分为2组,各鼠编号后重复测其正常痛阈值一次,

将所测两次正常痛阈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3.给药及给药后痛阈值测定   0.1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1组给予0.2%哌替啶溶液,第2组给予生理盐水

作为对照。给药后10min30min后各测小鼠痛阈值1次。若放入烧杯内60秒仍无反应,应将小鼠取出,痛阈值

60秒计。

4.实验完毕后,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同时间的痛阈提高百分率:

                           给药后平均痛阈值 – 给药前平均痛阈值(%) 

痛阈提高百分率(%)=   ——————————————————————

给药前平均痛阈值

 

【注意事项】

 1.小鼠以雌性为好,因雄性小鼠受热后阴囊松弛触及热板,易致过敏反应。

2.室温对本实验有一定影响,以15 20ºC为宜,过低小鼠反应迟钝,过高则小鼠过于敏感易引起跳跃,影响结果

准确性。

3.正常小鼠放入热板后易出现不安、举前肢、舔前足、踢后肢等现象,这些动作不能作为疼痛指标,只有舔后足才作为疼痛指标。

【预期结果】

 哌替啶可减少扭体反应的次数;哌替啶可提高小鼠痛阈。

【作业】

作业内容:

汇总全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计算镇痛百分率和痛阈提高百分率,书写实验报告。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实验八: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西地兰致心律失常作用和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

【实验原理】

利多卡因轻度阻滞钠通道,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强心苷具有强心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治疗。在治疗剂量下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速度与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在中毒量是可导致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等),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量强心苷使ECG ST 段降低呈鱼钩状,中毒后出现: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BL-420F系统,针形电极3根,兔绑绳1副,5mL注射器1副,2mL注射器2副。20%乌拉坦,0.02%去乙酰毛花苷(西

地兰),0.25%利多卡因。 

【实验步骤】

1.称重,麻醉(20%乌拉坦 5mL/Kg,固定,接Ⅱ导联,点击桌面BL-420图标,进入主菜单,选择药理学实验模块-药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并记录一段正常ECG。

2.0.02%西地兰5mL/Kg静注(较快),适当标记,同时准备好0.25%利多卡因(1mL/Kg静注),出现室早,立即注射利多卡因(慢)抢救,ECG恢复正常后,缓慢静注5%氯化钾1mL/Kg并标记,出现异常ECG后,静注0.25%利多卡因1mL/Kg,并描记。

【注意事项】

1.保护家兔耳缘静脉,从远端开始注射。

2.仔细观察ECG变化,严格掌握抢救指征。

3.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的速度宜慢,以免引起慢性心律失常。

【预期结果】

利多卡因可治疗过量的西地兰导致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作业】

作业内容:

1.将实验结果汇总,书写实验报告。

2.强心苷中毒表现及利多卡因抢救机制。

3.高钾血症的ECG表现及利多卡因抢救的机制。

形    式:

书面形式上交

四、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机能学实验指导(药理学部分) 自编

ISBN:703026497.胡还忠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 3.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六、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操作的考试,占期末成绩的70%。一部分是实验报告,占期

末成绩的30%;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时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每组人数

实验一

C04110601*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基础

综合性

必修

4-5

实验二

C04110602*

处方、制剂及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

基础

演示性

必修

4-5

实验三

C04110603*

不同给药途径和不同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4-5

实验四

C04110604*

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3

基础

综合性

必修

4-5

实验五

C04110605*

血浆药物半衰期(t1/2)的测定

4

基础

设计研究

必修

4-5

实验六

C04110606*

家兔有机磷药物的中毒及其解救

3

基础

综合性

必修

4-5

实验七

C04110607*

药物的镇痛作用

3

基础

设计研究

必修

4-5

实验八

C04110608*

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3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4-5

 

执笔人:张晓英、侯淸利、孙芳云

审定人:孙芳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