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本技能培训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0411014S、C0411015S
课程名称:临床基本技能培训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区外) 三年级
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 三年级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总学时: 81学时(理论:51学时 实验:30学时) 学分:5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免疫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生物化学
平行课程:药理学、病理生理学
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眼科学等
课程简介:
《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根据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的统一要求,《诊断学》为供基础、预防、临床、口腔医学类专业五年制教学使用的基本教材。诊断学的教学必须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围绕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各科医师这一目标进行。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的桥梁,也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诊断学》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教授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和判断疾病、揭示其本质,以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临床诊断学中的问诊技巧、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病历编写及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为课堂教学讲授的重点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的部分则供学生自学参考。
推荐教材:
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赵国安,吕凤华主编<诊断学>第七版卫生部规划教材同步精讲精炼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
参考书目:
1、《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版。
2、《诊断学》,陈文彬、王友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第5版。
二、课程总目标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桥梁课程,故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医疗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通过对学生诊断思维和诊查技术的训练,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诊断思维程序,不断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应用。同时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大纲内容
实验一: 一般检查和头颈部体格检查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一般检查的次序、手法,重点掌握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检查方法;
2.掌握:头、颈部检查的次序、手法;
3.了解:一般检查和头、颈部检查的正常表现。
【实验内容】
一.一般检查:
1.准备器具
2.测体温
表1 常用体温测量方法
方法 腋测法 肛测法 口测法
部位 腋窝 直肠 口腔
手法 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 涂以油类,插于直肠5分钟 放于舌下,闭口5分钟
肤,上臂夹紧10分钟
正常值 36—370C 36.5-37.70C 36.3~37.2℃
相互换算 比直肠低1。0℃ 标准 比直肠低0.5℃
优点 安全、方便,不易发生 最准确,适于重症昏迷 方便
交叉感染 及小儿
缺点 测量时间较长,易发生 不方便 须严格消毒
错误
注意点 测前腋窝须拭干 不可插入太深,须用手 不适于精神异常,呼吸
扶持 困难及幼儿患者
3.脉搏:
4.呼吸.
5.血压(袖带加压法)测量
附:下肢血压测定:取俯卧位,用较宽的袖带缚于胭窝上3~4㎝,余同上肢 6.取出体温计,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放人盘中。
7.发育、营养、体型、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步态、皮肤粘膜。
二.头部
1.观察头发分布、头颅外形,小儿应注意囟门闭合情况。
2.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及损伤等。
3.观察眉毛有无脱落。眼睑有无水肿、下垂。分别翻转上、下眼睑,观察睑结膜、穹隆结膜、球结膜朽无苍白、充血、出血点和滤泡颗粒,巩膜有无黄染,角膜有无浑浊、疤痕、溃疡、云翳等。
4.观察眼球外形有无突出或凹陷,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5.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6.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7.检查凋节反射
8.检查辐辏反射、角膜反射:
9.检查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观察外耳道的皮肤及有无溢液,检查乳突有无压痛,先左后右.左侧外耳道检查手法
10.观察鼻部皮肤和外形
11.触压双侧额窦、筛窦、上颌窦
12.观察口唇色泽,有无疱疹、口角糜烂等
三.颈部
1.视诊
2.触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
3.触诊甲状腺峡部、左右叶
4.触诊气管位置
5.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
6.测试颈项强直
[实习报告]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一般情况:
发育 营养 意识
面容与表情 体位与步态
皮肤粘膜
淋巴结
头部及其器官: 头颅外形 毛发
眼:眼球外凸、内陷、正常 眼球运动
眼睑 瞳孔大小及外形
对光及辐辏反射 结合膜、巩膜、角膜
耳:
鼻:
口腔:唇、齿
咽部:粘膜 扁桃腺
颈部:颈软、强直
甲状腺
气管
颈静脉、颈动脉
其它内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检查浅表淋巴结应注意哪些问题?
2.甲状腺和气管触诊的手法如何,肿大如何分度?
3.检查有无颈静脉怒张,病人的体位及判断方法如何?
4.名词解释:
二尖瓣面容 甲亢面容 紫绀 紫癜 蜘蛛痣
瘀点 谵妄 巩膜黄染 颈项强直
5.正确测量血压、体温方法及正常值.
6.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检查方法.
实验二: 胸部体格检查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背部检查的次序和手法;
2.掌握:前胸部(肺部)检查的次序和手法;
3.掌握:心脏检查的次序和手法;
4.熟悉:前胸部和背部的常用解剖标志;
5.了解:前胸部和肺部、心脏和背部检查的正常表现
【实验内容】
一、前胸部(肺部)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1.手法
2.内容
(四)听诊
1.肺部听诊
2.语音共振
3.胸膜摩擦音
二.心脏检查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心脏浊音界
1.手法
2.步骤:
3.记录方法:测量所得数据按下表格式记录,于表后注明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例如
右(厘米) |
肋 间 |
左(厘米) |
2~3 |
Ⅱ |
2~3 |
2~3 |
Ⅲ |
3.5~4.5 |
3~4 |
Ⅳ |
5~6 |
|
Ⅴ |
7~9 |
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厘米
(四)听诊
1.步骤
2.注意事项
3.血管听诊
三、背部 嘱被检者坐起,双手抱膝,暴露背部。
(一)视诊皮肤、呼吸运动。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五)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肾区叩击痛检查
(六)脊柱
[实习报告内容]
肺部:
望:胸壁情况、胸廓外形、呼吸运动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叩:肺叩诊音、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
听:肺泡呼吸音强弱、、有无罗音、语音传导强弱、胸膜摩擦音
心脏:
望: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
触:心尖搏动(部位、大小)、强弱、有无震颤
叩:心脏相对浊音界,并记录之
听:心音强弱、心率、心律、杂音、心包摩擦音
大血管:有无杂音、枪击音、双重音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试述肺炎症实变、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的肺部体征及操作手法.
2.试述心脏听诊的内容及顺序和操作方法。
3.心脏杂音从哪几方面进行描述?
4.名词解释:
三凹征 Kussmaul呼吸 二尖瓣型心脏 罗音 脱落脉
二尖瓣开瓣音 心包摩擦音 胸膜摩擦音 哮鸣音
奇脉 水冲脉
5.心脏浊音界叩诊方法和记录方法.
实验三: 腹部、四肢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腹部的常用解剖标志和腹部分区;
2.掌握:腹部、四肢和神经系统检查的次序和手法;
3.了解:腹部、四肢和神经系统检查的正常表现.
【实验内容】
一.腹部 被检查去枕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五)腹股沟区
(六)腹壁反射:用棉签分别沿肋弓、脐水平、腹股沟,由外向内轻划刺激腹壁,先左后右。
二、四肢及部分神经反射
(一) 上肢
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指甲(盖好被子).
2.皮肤弹性::用食指和中指捏起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数秒后放开,正常人迅速恢复,如平复缓慢,提示皮肤弹性差.
3.触诊左、右滑车上淋巴结:用左手托被检者左前臂并屈肘90度,以右手小指固定在被检者的肱骨内上髁,食指、中指、环指并拢,在其上2~3cm的肱二、三头肌的肌间沟内, 纵行、横行滑动触摸.换手检查右侧.
4.触诊双侧桡动脉搏动,有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
5.检查左右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力.
6.上肢的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
(二)下肢
1.视诊双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
2.(屈膝)触摸胭窝淋巴结,触诊压陷性水肿(胫骨前缘内侧),先左后右.触摸两侧足背动脉.
3.检查左右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力
4.下肢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及Kernig征检查
[实习报告]
腹部:
望:外形、脐部、有无皮疹、静脉曲张及蠕动波
触:腹壁肌肉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部位)、是否触及肝、脾及其它包块(部位、
大小、质地、表面、是否有压痛)
叩:肝浊音界、有无移动性浊音
听:肠蠕动音(次/分)正常,还是增强、减弱
脊柱:有无畸形、活动度、压痛、叩击痛
四肢:变形、关节活动度、有无水肿、溃疡、下肢静脉曲张
神经反射:
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
深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膝、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胫前推移试验、腓肠肌挤压试验、弹指甲试验、阵挛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触及腹部包块应注意哪些问题?
2.何谓“脑膜刺激征”?试述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名词解释:
板状腹 Murphy征 移动性浊音 肠呜音亢进 病理反射
4.肝脏、脾脏、肾脏触诊要点.
5.腹水叩诊要点。
6.腹壁反射操作及意义.
7.下肢病理反射操作及意义.
8.上肢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操作及意义.
实验四: 全身体格检查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次序和方法。能熟练、准确进行体格检查并记录结果。
【实验内容】
Ⅰ.全身体格检查步骤共80步,包括:
一、一般检查:
1.准备器具,问候病人
2.测体温:腋测法
3.脉搏:桡动脉,30秒
4.呼吸:胸廓运动,30秒
5.血压:袖带加压法
6.取出体温计,读刻度后甩下水银
7.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二、头部
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隆结膜、球结膜和巩膜,先左后右
11.观察眼球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14.检查调节反射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病人不查角膜反射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
18.触压双测额窦,筛窦,上颌窦
19.观察口唇;用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三、颈部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21.触诊头、颈部淋巴结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左右叶
23.触诊气管位置
24.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先左后右
25.测试颈项强
四、前胸部和肺部
26.视诊
27.触诊腋窝淋巴结
28.触诊胸廓
29.触诊胸廓扩张度
30.触诊语音震颤
31.触诊胸膜摩擦感
32.胸部叩诊音分布
33. 肺下界听诊
34.肺部听诊
35.听诊语音共振
36.胸膜摩擦音
五、心脏
37.视诊
38.触诊
39.触诊心包摩擦感
40.叩诊心浊音界
41.心脏听诊
42.听诊心包摩擦音
六、背部
43.视诊皮肤
44.触诊胸廓扩张度
45.触诊语音震颤
46.叩诊
47.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
48.背部听诊
49.听诊语音共振
50.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肾区叩击痛
51.脊柱弯曲度、活动度
52.脊柱压痛、叩击痛
七、腹部
53.视诊
54.腹部浅触诊
55.腹部深触诊
56.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
57.在右锁骨中线触诊肝脏
58.脾脏触诊
59.Murphy氏征检查
60.其他压痛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
61.肝区叩击痛
62.液波震颤
63.检查振水音
64.检查腹部叩诊音分布
65.叩诊移动性浊音
66.右下腹听诊肠鸣音
67.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68.触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股动脉搏动
69.听诊(股动脉)有无射枪音、Duroziez双重杂音
70.检查上、中、下腹壁反射
八、四肢及部分神经反射
7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指甲(盖好被子)
72.检查上臂内侧肘上3—4em处皮肤弹性,触诊左、右滑车上淋巴结
73.触诊双侧桡动脉搏动,有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
74.检查左右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力
75.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Hoffmann征检查,先左后右
76.视诊双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
77. (屈膝)触摸胭窝淋巴结,触诊压陷性水肿(胫骨前缘内侧),先左后右。触摸两侧足背动脉
78.检查左右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力
79.左右膝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Kernig征检查
80.盖好被子,收拾完毕后,感谢被检者的配合,并道别 、
Ⅱ.观看全身体格检查多媒体课件
Ⅲ.体检操作考核
[实习报告]
T R P Bp
一般情况
头部及器官:
眼:
耳:
鼻:
口腔:
颈部:
胸部:
肺:
心脏:
腹部:
肛门及生殖器:
脊柱、四肢:
神经系统: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实验五: 病史询问、病历书写
【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病史询问的内容;
掌握:问诊的方法,学习书写完整的住院病历。
【实验内容】
1.通过临床见习使同学们熟悉病史询问的内容、基本掌握问诊的步骤和方法。
2.要求对病人主动热情、和蔼可亲,有爱伤观念。询问病史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在病室内不得嘻笑、喧闹,不坐在病床上,借用病区器械及时归还。进病室必须衣冠整洁,穿好工作服(或隔离衣),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书写病历必须实事求是,对病人提供的资料应负责保密,对病人的病情应注意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病史询问,一次看电视录相问病史,每人写病历一份,一次面对真实病人问病史,写病历一份。每组由1~2个同学为主负责询问,其它同学予以补充。
2.对整理的病史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写好完整的病史。
3.要求每位同学书写一份完整的住院病历。
4.附示教住院病历一份
住院病历(示教)
姓名:王X X 职业:农民
性别:女 住址:南京市鼓楼区三条巷2号
年龄:21岁 人院日期:2004年3月20 日12:00
婚姻:未婚 记录日期:2004年3月20日13:30
民族:汉 病史供述人:患者本人
籍贯:江苏省南京市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
心慌、气喘、下肢浮肿、反复发作三年余,近一周加剧。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01年2月)在一次拉土上堤劳动中,突然感心慌、气急,停止劳动后数小时仍不平静,伴咳嗽,咳白色粘痰,量不多,有时痰中夹有红色血丝。但无发热、浮肿等其他症状,未经特殊治疗,休息一周后逐渐缓解。
02年2月因“感冒”不能平卧,需高枕半卧,伴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尿少色黄。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经忌盐及服药(药名不详)治疗2周而愈。
三年来因劳累或受凉引起反复发作共6~7次,症状轻重不—,每次维续1~3周不等,均因休息或服药而愈.
—周前又因长途步行(15里)劳累而致发病,上述症状加剧.气急加重,完全不能平卧,需终日端坐,下肢浮肿延及臀及背部,腹部膨胀,上腹胀痛,恶心呕吐,食后即吐,吐出均为胃内容物及少量黄色苦水.小便量少,每日仅1~2次,大便二日一次,糊状.睡眠欠佳.本次发病以来前后一个月内未使用任何中西药物治疗.
过去史:
平素体质较差,幼年患麻诊,98年患“痢疾”,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手术及外伤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及,咯血史。
循环系统:十岁时有喉痛及反复发热。无下肢浮肿及气喘史。
消化系统:无暖气、吐酸、腹泻、腹胀史,无胃痛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史。
造血系统:无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无鼻出血及牙龈出血史。
代谢与内分泌系统:无畏寒、怕热、多汗、头痛、乏力、食欲异常及烦渴、多尿、水肿史。
神经系统:无意识障碍、昏睡、失眠史,无抽筋、视力障碍史。
运动系统:15岁开始有膝、腕关节酸痛,经服“解热镇痛片”症状好转。无运动障碍、骨折、关节脱位、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史。
个人史:
生长于句容,未到过其他地方,家庭居住地较潮湿。无精神创伤史。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18岁前在校学习,高中毕业后参加农业劳动。无烟、酒等特殊不良嗜好。
3~5
月经史:15 28 。 2004年2月25口,经量中等,无痛经史,平时白带不多。
婚姻、生育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妹各—人,均健康,家庭中无类似患者,无遗传性家族性疾病患者。
体 格 检 查
体温:36.8℃,脉搏:95~105次/分,呼吸:30分/分,血压:120/70mmHg
一般情况:发育、营养—般,二尖瓣面容,端坐呼吸,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皮疹,腹部以下皮肤有明显凹陷性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部及器官:头颅无畸形,发浓密,分布均匀.
眼:眼睑无浮肿、下垂,眼球不突出,无凹陷,结合膜不充血,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斑翳,瞳孔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灵敏。
耳: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耳屏、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鼻道畅通,无分泌物,轻度鼻翼扇动。鼻旁窦处无压痛。
口腔:口唇发绀,口腔粘膜无溃疡, 为龋齿,舌苔薄白,咽不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分泌物。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逆流征阳性,颈动脉搏动不明显。
胸部:
肺:
望:胸廓两侧对称,呼吸运动均等。
触:语颤无异常,无胸膜摩擦感。
叩:两肺呈清音,二侧背下部叩诊略呈浊音,两侧肺下界在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腋中线第七肋间,肩胛线第十肋间。
听:二下肺背部可闻及较多小水泡音及少量干性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
望:心尖搏动范围弥漫,位于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2厘米,心前区隆起,呈心前区搏动。
触:心尖部可触及明显的舒张期震颤。
叩:心界明显向左扩大,心脏相对浊音界如下图所示:
右(厘米) |
肋间 |
左(厘米) |
2 |
Ⅱ |
2 |
2 |
Ⅲ |
6 |
4 |
Ⅳ |
8 |
|
Ⅴ |
12 |
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厘米
听:心率140~150次/分,心律绝对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并闻及中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较局限。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及轻度舒张期吹嘘性杂音,性质柔和,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
望:稍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蠕动波。
触:腹部及腰部皮肤有可凹陷性水肿。无肌卫、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区有明显压痛,未触及其他包块,有液波感。
叩: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肠鸣音存在不亢进.
肛门外生殖器:无特殊.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下肢有凹陷性水肿.
神经反射: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10.2X109/L,中性72%,淋巴25%,单核3%。
尿常规:蛋白微量,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少许。
粪常规:糊状,黄色,无脓血、粘液,镜检无血细胞,蛔虫卵(+).
摘 要
1.反复发作性心慌、气急,下肢浮肿伴有咳嗽,腹胀及食欲不振已3年,近一周再次发作,且病情加重,既往有反复发作性咽痛及关节炎史。
2.端坐呼吸,二尖瓣面容,唇略青紫,颈静脉怒张,两肺底部有干湿罗音心脏向左扩大,心尖部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扪及舒张期震颤,心律不齐,脉搏短绌,肝大压痛,肝颈逆流征(+),腹水征(+),下肢浮肿.
3.尿蛋白微量,红细胞(+),颗粒管现少许.
初步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心房纤颤
心功能不全三度(心功能Ⅳ级)
2.慢性扁桃体炎
3.龋齿
4.肠蛔虫感染
签 名: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如何描述主诉?
2.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3.个人史、月经史的书写方法。
4.完整的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实验六: 正常心电图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像及正常值.
2.掌握:分析心电图的程序和方法.
3.阅读及测量正常心电图并写出报告.
【实验内容】
(一)熟悉心电图的各波段、波形包括P波、P—R间期、QRS波、S—T段、Q—T间
期、T波和R—R间期.
(二)熟悉心电图描记纸小方格各边均为l毫米, 横线代表时间,心电图描记移动速度
每秒25毫米,则1毫米代表0.04秒;纵线代表电压,当输入1毫伏电压使定准电压线移位10毫
时,则每1毫米代表0.1毫伏(mv).
(三)各波振幅(高度)与时间(宽度)的测量:
(四)分析:首先注意有无技术的误差,定准电压是否准确,然后进行分析.
[实习报告]
附一正常心电图片,作—报告.
另附:心电图报告格式示例
XXXXXXXXX附属医院
心电图报告
门诊号
住院号
心电图A-199
姓名:张** 年龄36岁 性别 女 病区 床号 统册号
检查日期:1999.6.9 检查导联: 常规
临床诊断:胸闷原因待查
药品:
心房率
心律:窦性 心室率 P 波时间: 0.06″
P—R间期: 0.16″
QRS时间: 0.08″
Q—T问期: 0.40″
心电图特征:P波:顺序出现。形态圆钝,无双峰切迹,导联Ⅰ、Ⅱ、Ⅲ、aVL、aVF直立。aVR倒置,V1—V5均直立。时间、振幅在正常范围.
QRS波:导致Ⅰ、Ⅱ、Ⅲ、aVF、V4呈qR型.aVL呈qRS型,aVR呈rS型,V3呈RS型,V5呈qRs型,q波时间均<0.04秒、振幅均<R/4,V1—V5R波逐渐增高,S波渐次减小,各导联QRS时限及振幅均在正常范围,ST段无偏移.
T波:Tv1倒置,振幅0.1mv,TⅡ双向(- +),aVR倒置,余各导联与主波方向一致.
未见U波
平均心电轴不偏(+51°)
心电图诊断:窦性规则心律
正常心电图
报告医师:胡XX
报告日期:1999.6.9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熟记下列正常值:
P波时限、振幅;P—R间期;Q波时限、振幅;QRS时间;V1、V5中的R/S;T波的振幅;ST段的偏移范围.
2.如何应用心电轴目测法?
3.试述心电图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实验七: 异常心电图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左右房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2.认识早搏、房颤、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
【实验内容】
1.录相示教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2.师生共同阅读、分析异常心电图(一份).
3.阅读分析异常心电图片,写出心电图报告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试述心房纤颤、阵发性心动过速、早搏、房室传导阻滞(Ⅰ—Ⅲ度)、前壁及下壁心
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
2.什么叫异常Q波?
实验八: 血红蛋白浓度测定、红细胞计数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毛细血管取血的初步操作.
2.掌握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及红细胞计数.
【实验内容】
1.毛细血管取血法
2.高铁氰化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1)试剂
Drabkin氏
碳酸氢钠(NaHCO,) 1.0g
高铁氰化钾 0.2g
氰化钾 0.05g
加水至 1000ml
试剂为淡黄透明溶液,置棕色瓶内保存于室温至少稳定半年,在540nm波长处以水作空白校零,试剂的光密度值应等于“0”,如溶液变混或有絮状物出现,不能再用.
(2)标准曲线制备
①标准液共四支,分别为每100ml血液内血红蛋白的含量5、10、15、20g.
②将上述标准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540nm波长,以水或试剂作空白校零,读取各管的光密度值填人表内,每管读数三次,取均值.
相当于Hb g/100m1 |
5 |
10 |
15 |
20 |
OD、1 |
|
|
|
|
2 |
|
|
|
|
3 |
|
|
|
|
平均OD |
|
|
|
|
按表的平均0D值与相应的克数在标准计算纸上绘制标准曲线:
(3) 操作法
吸取Drabkin氏5m1,加入血液20 uL,混匀后,静置15~30分钟,在分光光度计上,以540nm的波长,蒸馏水作空白液,校正“0”点,测得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相对应的血红蛋白的克数,求出Hbg/L
3.红细胞计数
4.注意点:
[实习报告]
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做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应注意什么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MCV及MCHC减低说明什么?请举例说明其价值。
实验九: 白细胞分类计数、出、凝血时间
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血涂片制作并能进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2.学会做出、凝血时间测定及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并熟悉其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血涂片的制备
2.染色
3.分类法
4.出血时间测定(正常值1—4分钟)
5.凝血时间测定
6.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
[实习报告]
白细胞分类 出、凝血时间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如何制作一张满意的血片?
2.何谓中性粒细胞的左移及右移,类白血病反应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如何鉴别?
3.试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的临床意义.
4.出、疑血时间有什么不同?其临床意义如何?
实验十: 尿常规检查及穿刺液检查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正确操作尿常规检查项目.
2.了解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检查步骤,掌握渗出液、漏出液的性质特点.
【实验内容】
一.尿常规检查项目
二.脑脊液常规检查 录相示教
三.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录相示教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思考题]
1.尿蛋白(+)有何临床意义?
2.尿糖(+)有何临床意义?
3.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如何判断检查结果?
4.渗出液、漏出液如何鉴别?
实验十一: 化验单分析思考题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化验单分析强化常用实验室检查.
2.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运用.
3.熟悉实验诊断思路.
【实验内容】
1.血液检杏
2.肝功能检查
3.肾功能检查:
4.浆膜腔积液
5.免疫学检查
6.血气分析:
病例实例
例1 患者,男,10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半年,食欲一般,偏食。
血常规:WBC 6.7×109/L,LY 40%,MON 5%,EO 0.5%,BA 0,GRN 50%,RBC2.6×109/L,HB 54g/L,MCV 70fl,MCH 24 p g,MCHC 28% ,PLT 220×109/L,网织红细胞3.0%,Wright染色血涂片检查:成熟红细胞体积较小,并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大便常规:OR(+),钩虫卵(+).
(1)分析该患儿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诊断,病因诊断?
(2)贫血程度属哪—类?
(3)临床上需进一步做哪—项检查?
例2 患者,女,26岁。孕十周,面色苍白,食欲差,早孕反应剧烈.
血常规: RBC 3.2×1012/L,Hb 70 g/L,WBC:3.1 ×109/L, LY 30%, MON 5%, EO 3.4%, BA 1%, GRN 55%, MCV 110 fl, MCH 40 p g, MCHC 42%, PLT 9.1×109/L,网织红细胞1.5%. 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卵圆形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1)分析该孕妇的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诊断.
(2)贫血程度属哪一级?
(3)为明确病因,需进—步做哪些检查?
例3 患者,男,5岁,拔牙后出血不止,有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查:出血时间1分钟(Ivg法),凝血时间18分钟(试管法)KPTT 60秒(正常对照45秒),PT 14秒(正常对照12秒),TT 18秒(正常对照16秒).
血常规:RBC:3.0×1012/L,HB 90 g / L,PLT 150×109/L.
(1)该患者的止血缺陷属何种类型?
(2)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3)为明确诊断需进—步做哪—些检查?
例4 患儿.男,4岁.发热—周. 体温39 0C,双侧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黄豆—花
生米粒大小),胸骨下端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2㎝.
血常规: WBC:50.1 ×109/L, LY 80%, GRN 11%, MON 9%, RBC 4.0 ×109/L, Hb 112 g / L,PLT 264 ×109/L.
骨髓细胞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92%,细胞体积小且胞浆极少,胞浆中无Aucr小体.原始细胞染色(—),PAS染色阳性率72%,阳性反应物多呈颗粒状或块状.
请给出初步诊断及主要诊断主要依据.
例5 患者.男,20岁,学生.高热,咳嗽1周,咯少量脓痰.PE:T 39.5℃,咽部轻度充血,右下肺听到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未扪及.
血常规:WBC 49.4 ×109/L, RBC 4.2 ×1012/L, Hb 125g/L. PLT225 ×109/L, Wright染色血涂片检查:Ly l0%,EO 0,MO 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0%,中性晚幼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分布不均,粗大的髂黑色颗粒.X线:胸部X光透视报告示:右下肺炎.
(1)该血常规结果有何异常?
(2)初步考虑何种疾病?
(3)需与哪一种血液病相鉴别,如何鉴别?
例6 患者,男,65岁,“纳差,腹胀伴乏力二年”入院. 查:慢性病容,前胸内数枚蜘蛛痣,见肝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肝肋下2㎝,质韧。移动浊音 (+++),下肢及颜面浮肿.
血生化: ALT 65 IU/L, AST 185 IU/L, ALB 25 g/L, TBIL 35.5 umo]/L,DBIL 9.8 mmo1/L,两对半:HBSAg (+),HBSAb (一).HBeAg (+),HBeAb (一),HBcAb(+), AFP650ug/L,腹水: 黄色,澄清, 比正1.012 Rivalta (—),蛋白定量20 g/L,细胞计数50×106/L.
(1)分析患者可能有的诊断是什么?
(2)需做哪些检查以确诊?
(3)分析患者腹水原因及性质?
(4)分析患者的黄疸类型?
例7 患者,男,40岁,因“食欲减退,小便色黄——周,鼻衄2小时”,曾反复有肝功能异常五年。
查:慢性病容,面黄,面颊毛细血管扩张,颈部可见二枚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鼻腔有血痂,胸部可见出血点,心肺(—),腹软,肝肋下1。5 cm,质1—20,脾肋下4cm,质中,移动浊音(—),下肢不肿。
血常规:Hb 90g/L,RBC 2.8×1012/L ,HCT 32%,WBC 3.2×109/L,NO 65,LO 30,EO 0.05,PLT 50×109/L.
大便常规:未找到虫卵.
小便常规:URO(++),BIL(+).
血生化:ALT 56 IU/L,,TBIL 45 umol/L,DBIL 12 umol/L,ALB 209/L,TP 45g/L,Bun 7.8mmol/L,Cr 110 umol/L.
血清蛋白电泳:A 45%,ą1 6%,ą2 10%,β 15%,γ 24%.
出血时间:3'(1VY法), 凝血时间15'(试管法)
束臂试验(+),KPTT 60秒(正常对照45秒),PT l6秒(正常对照12秒).
试分析患者出血原因、肝脏病变性质、血象有何异常?最有可能的病因?
例8 患者,男,7岁,因皮肤巩膜黄染而入院,曾在两天前食蚕豆.查:贫血貌,巩膜皮肤重度黄染,余(—)。
血常规:RBC 2.1 x1012/L,Hb 35g/l,WBC 8.9x109/L,PLT 220x109/L,网织红细胞4%.
血生化:ALT 38 1U/L, TBIL 75 umol/L,DBIL2.8 umol/L
尿常规:BLA(—),URO(++),BIL(—)
(1)分析患者的黄疸类型?
(2)贫血的病因学诊断?
例9 患者,男,因“浮肿一周”人院.
查尿常规:Pro++++,透明管型2—3/HP,24h尿蛋白定量3.5g,尿IgG、IgM、C3
均(—)o
尿ß2-MG 130 ug/L,尿溶菌酶3 mg/L,尿盘状蛋白电泳以白蛋白为主c
试分析患者蛋白尿性质,选择性如何?
例10 患者,男,60岁,高血压病20年.
近查尿常规:蛋白(+),余(—)
血生化:ALT 201U/L,TP 65g/L,ALB 40g/L,AKP 120 1U/L,BUN 9.2 mmol/L,Cr168 umoL/L,UA500 mmol/L,Ca2+2.3 mmol/L,P 1.1 mmol/L
问需做哪些检查?以评价患者肾功能.
例11 患者,男,80岁,因“发热、咽痛”注射丁胺卡那0.4/日 x2天后出现红色尿,
尿量200ml/日。
查:尿常规:Pro+,红细胞+++,白细胞0-1,颗粒管型+,比重1.014
血常规:Hb 95g/L,RBC 450x1012/L, HCT 35%, WBC 8.0x109/L,PLT 150x109/L,禁饮10h尿渗透压:450 mOsm/kg·H20.
血生化:Bun 18 mmol/L,Cr45 umol/L,UA 510 mmol/L,ALT 30 1U/L,AKP 120 U/L,TG 1.7 mmol/L,Chol4。9 mmoL/L.血k+6.0 mmol/L,Na+130 mmol/L,Ca2+2.I mmol/L,P 1.2 mmol/L,血CH50 40U/ml,C3 1.1 mg/ml,血β2—MG 2.5 mg/L,尿β2—MG 200ug/L
试分析上述化验结果,有何异常?考虑何种病因?
例12 患者,女,8岁,因“持续高热4天,伴头痛,呕吐”人院查:颈强直,结合膜充血,皮肤散在瘀点.余(—).
血常规:WBC 14x109/L,NO 80,LO 20.
脑脊液检查:压力200 mmHg,混浊,细胞数9000x106/L,多核95%,单核5%,蛋 白2.1g/L,葡萄糖0.3 mmol/L,氯化物115 mmol/L。
试分析脑脊液性质,可能病因,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确诊?
例13 患者,男,32岁,农民,面部浮肿,乏力一月.双耳廓可见冻疮样皮疹,双指、足趾掌侧可见充血性红斑,尿蛋白++++,颗粒管型++,ANA(+),抗SSA抗体 ( +)。
(1)最可能的诊断?
(2)可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例14 女性,45岁,近3月双手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肿痛伴活动障碍,有晨僵≥30min/天,无明显发热、皮疹及口腔溃疡,脱发不明显.查体:肿胀关节不红,压痛(+).
(1)此病人首先考虑什么病?
(2)可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3)NA 1:16(+),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例15 患者,男,56岁,大便次数增多两年,4--6次/天,低热,厌食,消瘦,无腹痛,抗生素无明显疗效c甲状腺结节肿大,心率96次/分,BP 150/70 mmHg,肝可触及,大便隐血阴性,ALT 56 1U/L,甲状腺摄131I率:3小时38%,24 h 52%,FT3 26 pmoL/L,
TT3 6.1 mmol/L。
(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
(2)为明确诊断,该病人应进—步做哪些检查?
(3)为明确诊断,需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例16 男性,17岁。突然烦渴,多饮,多尿。多尿,多尿一周伴重下降.
查血:FBS(空腹血糖) 15.6 mmo1/L,餐后血糖22.3 mmol/L,尿糖+++,尿酮体+++,血k+ 3.3 mmol/L,血Na+ 137 mmol/L,血C1¯94 mmol/L,动脉血气分析:pH 7.34.PaC02:50 mmHg,Pa02 95 mmHg,AB 20 mmol/L,SB 21 mmol/L,BE 5 mmoL/L.
试述上述结果哪些不正常?此患者存在何种酸碱失衡?
例17 女性,25岁,因关节疼痛、局部红斑就诊.
查血:白细胞2.3×109/L,尿蛋白(++).免疫球蛋白IgG 22 g/L,IgM 3.6 g/L,IgA 2.10×109/L,C3 0.44 g/L,C4 0.55 g/L.
(1)该患者拟诊什么病?
(2)需进一步检查哪些实验室指标明确诊断?
例18 女性40岁,因双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就诊.
查:ESR 10 mm/h,类风湿因子阳性1:40.
(1)考虑有哪些疾病的可能?
(2)进一步检查项目行哪些?
(3)如何鉴别诊断?
例19 女性,32岁,孕2个月出观阴道出血来就诊,一年前有自然流产1次,平时无特殊不适主诉.
入院查:PG 40×109/L,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ANA 1:64,抗SM抗体阳性.
问:考虑该患者有何种疾病?
例20 女性,50岁,双手指关节疼痛,畸形10余年,近期仍有疼痛,无晨僵.
查:ESR 10 mm/h,CRP 5.0 mm/L,RF1:40 (+),X线示双腕关节模糊,间隙消失.
(1) 该患者诊断什么病?
(2) 是否为活动期?
(3) 疾病分期是几期?
例20 男性,12岁,口干,消瘦,多饮多尿1年,伴神志不清2小时.
实验室检查:FBS 17.6 mmol/L,PBS 19.2 mmol/L,HbA1c 12.2%,尿ket (+++),pro(±).
(1)此病人诊断考虑?
(2)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病房、模拟病床、模拟病人、多媒体系统
四、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主要实验教材:
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赵国安,吕凤华主编<诊断学>第七版卫生部规划教材同步精讲精炼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
2.参考用书:
1、《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版。
2、《诊断学》,陈文彬、王友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第5版。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以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
2.成绩评定办法
按实验操作标准评定操作成绩,操作的成绩占总成绩30%。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实验编号 |
实验名称 |
时数 |
实验类别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每组人数 |
实验一 |
C041101501* |
一般检查和头颈部体格检查 |
2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二 |
C041101502* |
胸部体格检查 |
3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三 |
C041101503* |
腹部、四肢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
3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四 |
C041101504* |
全身体格检查 |
3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五 |
C041101505* |
病史询问、病历书写 |
2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六 |
C041101506* |
正常心电图 |
4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七 |
C041101507* |
异常心电图 |
4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八 |
C041101508* |
血红蛋白浓度测定、红细胞计数 |
2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九 |
C041101509* |
白细胞分类计数、出、凝血时间 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
3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十 |
C041101510* |
尿常规检查及穿刺液检查 |
2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实验十一 |
C0411015011* |
化验单分析思考题 |
2 |
专业基础 |
其它 |
必修 |
2—4 |
执笔人:章晓凤
审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