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培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0411033
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培训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课程总学时:102学时
课程简介: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新时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临床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共同构成医学知识体系,其中临床技能是核心、是对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医学生完成基础课后,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面试、低年资医师各专业轮转等都离不开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临床思维能力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只有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规范且临床思维分析准确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涉及6个学科35项技能培训,包括:内科学、护理学、急救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要求每位学生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全部掌握。
推荐教材: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参考书目:
[1]何志捷,管向东.《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丁小强.《内科急诊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4版.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4]万丽红.《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广东: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吕宪玉.《临床执业医师通关宝典-实践技能精讲与实战模拟》.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二、课程总目标
医学生通过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前打下基础,毕业后能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并为将来成为一名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纲内容
实验一: 胸腔穿刺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穿刺的操作要点。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验内容】
1.胸腔穿刺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2.示范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2.穿刺物的样本留取的注意事项及相应检测目的对样本的特别要求;
3.穿刺物的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分析。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消毒棉棒、碘伏、2%利多卡因1支、胸腔穿刺包1个(内附胸腔穿刺针、无菌洞巾、止血钳)、胶布、无菌手套、无菌敷料、50ml注射器1个、5ml注射器1个、椅子等。需做化验及培养者准备试管及无菌试管;
2.如需胸腔内注射,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实验二: 腹腔穿刺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穿刺的操作要点。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验内容】
1.腹腔穿刺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2.示范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3.分组在模拟人上进行腹腔穿刺术的操作实践。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常规消毒治疗包1个(内有两把镊子、两个弯盘),无菌腹穿包1个(内有腹穿针、纱布、洞巾、止血钳),持物钳筒,消毒棉球及留检标本试管、注射器(5ml 1个、50ml 1个)。
实验三: 骨髓穿刺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穿刺的操作要点。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验内容】
1.讲解骨髓穿刺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2.示范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3.分组在模拟人上进行骨髓穿刺术的操作实践。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治疗盘(内有消毒液、棉棒、胶布等)、骨髓穿刺包、消毒手套、清洁推片及玻片和2%利多卡因。如为一次性骨穿包,内含有碘伏棉球、一次性镊子、骨穿针、5ml注射器和20ml注射器各1支、玻片、消毒弯盘2个、无菌洞巾及无菌手套;
2. 做骨髓染色体或免疫分型需准备好培养瓶、抗凝管,而行细菌或细胞培养要准备好相应的培养器皿;
如需做细菌培养,准备培养基。
实验四: 腰椎穿刺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穿刺的操作要点。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验内容】
1.讲解腰椎穿刺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2.示范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3.在模拟人上进行腰椎穿刺术的操作实践。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治疗盘(内有消毒液、棉棒、胶布等)、腰椎穿刺包、消毒手套、2%利多卡因、注射用药及测压管等,欲行细菌培养者预先准备无菌培养瓶;
2. 如需做细菌培养,准备培养基。
实验五: 关节腔穿刺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关节腔穿刺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
1.关节腔穿刺术前准备;
2.关节腔穿刺术操作步骤;
3.关节腔穿刺术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关节腔穿刺模型、穿刺包1个(包括消毒孔巾、弯盘、消毒纱布等)、18-20号穿刺针及20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手套2副、无菌试管多支、弯盘1个,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或l-2%普鲁卡因)1支或1瓶、消毒液(碘伏)1瓶、砂轮1枚、油性画线笔1支、棉签1包、胶布1卷。如需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应准备好所需药物及注射器。
实验六:洗胃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洗胃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操作中做到态度认真,操作正确、熟练,爱护患者,保证患者安全。
2.熟悉各种药物中毒的洗胃溶液及禁忌药物。
【实验内容】
1.漏斗胃管洗胃法;
2.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3.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4.常用的洗胃液。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治疗盘内盛放量杯、压舌板、水温计、弯盘、塑料围裙或橡胶单(防水布);水桶2个(一个盛装洗胃液,另一个污水桶);洗胃溶液,根据毒物性质准备洗胃液,一般用量10000~20000ml,温度25~38℃。
实验七: 三腔两囊管置管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三腔两囊管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操作中做到态度认真,操作正确、熟练,爱护患者,保证患者安全。
2.熟悉三腔两囊管的操作中注意事项及拔三腔两囊管的时机。
【实验内容】
1.检查三腔二囊管并标记;
2.患者所取体位:向病人解释,取得患者理解及合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取半卧位,也可取左侧卧位)。弯盘置于颈部;
3.植入三腔二囊管的操作方法及注气及牵引;
4.植入三腔二囊管后需严密观察的内容及拔管时机的选择。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治疗盘(内有治疗巾)、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止血钳3把、无菌包(弯盘一个、无菌纱布2块)、石蜡油、0.5kg重物(沙袋或者盐水瓶)、胶布、治疗碗内盛凉开水、胃肠减压器、滑轮、绳、血压计;
2.向患者解释目的,讲解配合要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实验八: 静脉切开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静脉切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掌握常用静脉切开部位的选择;
3.掌握静脉切开基本操作;
4.了解静脉切开术后处理。
【实验内容】
1.低位大隐静脉切开法。
2.高位大隐静脉切开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静脉切开包一个(内有小弯血管钳4把、组织钳2把、组织剪1把、线剪1把、刀柄1把 ﹑刀片1块、持针钳1把、圆针2根、三角针2根、1号丝线1卷、4号丝线1卷、纱布)﹑手套两双 ﹑治疗盘(碘酒﹑酒精﹑ 棉签 ﹑局麻药 ﹑胶布、注射器两只)、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一支。
实验九: 环甲膜穿刺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熟悉环甲膜穿刺术的术前准备;
3.掌握环甲膜穿刺术的操作步骤;
4.了解环甲膜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1.环甲膜的解剖结构;
2.环甲膜穿刺术前准备及操作步骤;
3.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环甲膜穿刺模型1个、7-9号注射针头或用作通气的粗针头,无菌注射器,1%丁卡因(地卡因)溶液或所需的治疗药物,必要时准备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可用输尿管导管代替),消毒液(碘伏)1瓶。
实验十: 气管插管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3.熟悉气管插管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4.了解气管插管的意外、并发症及其防治。
【实验内容】
1.气管插管术前准备;
2.气管插管术操作步骤;
3.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气管插管模型1个、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1个、ECS综合模拟人1个、麻醉喉镜1套、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实验十一: 心肺复苏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现场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急救技术,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要求学生充分认识现场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并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与具体的操作方法;
2.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与具体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现场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2.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3.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ECS综合模拟人1个。
实验十二: 除颤仪的检测,电复律/电除颤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电复律及电除颤的作用机理;
2.掌握电复律及电除颤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掌握电复律及电除颤的操作步骤;
4.熟悉电复律及电除颤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5.了解电复律及电除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实验内容】
1.电复律及电除颤前的准备;
2.电复律及电除颤操作步骤;
3.除颤仪的日常护理及术中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膏、电极片、2块5层湿纱布;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放电极片,连接导联线或除颤电极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选择导联。
实验十三: 呼吸机的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呼吸机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了解呼吸机工作原理及构成;
3.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4.了解呼吸机使用的并发症及处理。
【实验内容】
1. 呼吸机管道的连接;
2. 呼吸模式的选择、各种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呼吸机、氧气瓶、压力表、温水;2.模拟肺。
实验十四: 中心静脉压测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心静脉压测定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操作步骤;
3.熟悉中心静脉压测定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4.了解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操作步骤;
3.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相关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深静脉穿刺套管1套,内有穿刺针、空针、导丝、扩张器、留置管、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
2.静脉切开包1个,内有纱布2~3块、孔巾、剪刀、持针器、丝线、镊子;
3.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支、无菌生理盐水1瓶、肝素钠注射液1支、肝素锁1个、透明伤口薄膜1块和输液装置1套;
4.无菌手套2副;
5.弯盘1个、消毒液(碘伏)1瓶、棉签1包、胶布1卷、输液架1个;
6.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一支。
实验十五: 洗手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洗手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洗手的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
1.肥皂水刷手法;
2.简易洗手法;
3.洗手的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消毒毛刷,消毒的无菌小毛巾,普通肥皂,消毒肥皂水,消毒剂(如0.5%碘尔康等)。
实验十六: 穿脱隔离衣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穿、脱隔离衣的步骤;
2.增强消毒隔离意识,防止传染病扩散;
3.注意隔离衣内面与外面的区别,穿脱顺序,以及穿与不穿隔离衣各自的工作区域。
【实验内容】
1.穿隔离衣的步骤;
3.脱隔离衣的步骤。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口罩,帽子,手消毒液,洗手设施。
实验十七: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常见传染病的隔离预防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常用防护用品适用范围;
2.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预防。
【实验内容】
1. 常用防护用品适用范围
(1)口罩的使用
(2)手套的使用
(3)隔离衣的使用
(4)帽子的使用
2.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预防
(1)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
(2)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
(3)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4)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预防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口罩,帽子,隔离衣、手消毒液,洗手设施。
实验十八: 胃肠减压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胃插管术和胃肠减压术的实践操作;
2.熟悉胃插管术和胃肠减压术的适应征、禁忌征、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3.了解胃插管术和胃肠减压术的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
【实验内容】
1.讲解胃插管术和胃肠减压术的适应征、禁忌征、操作步骤和临床经验教训;
2.示范胃插管术和胃肠减压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3.分组进行胃插管术和胃肠减压术的操作实践。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一次性胃肠减压器,消毒胃管包(弯盘、镊子、胃管、纱布、石蜡油、棉签、10ml注射器),治疗巾,胶布,听诊器,手电筒,盛水碗(温开水适量),压舌板,别针,夹子。
实验十九: 妇科检查法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妇科检查的方法;
2.掌握妇科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实验内容】
1.阴道窥器检查;
2.双合诊。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排空膀胱,体位为膀胱截石位。
2.阴道窥器、一次性臀垫、液体石蜡、无菌手套。
实验二十: 产科检查法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产科检查的方法;
2.掌握产科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实验内容】
1.四步触诊法;
2.胎心听诊;
3.骨盆外测量。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核对孕妇信息,摆好体位,伸腿仰卧位;
2.软尺、测量仪。
实验二十一: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上环、取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上环、取环的方法。
2.掌握上环、取环的适应证、禁忌证。
【实验内容】
1.上环、取环的方法;
2.上环、取环的适应证、禁忌证;
3.上环、取环检查的常用器械;
4.术后处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子宫及附件模型、各种型号的避孕环、宫腔探针、上环器、取环器、扩宫器、吸宫器、缝针、缝线、持针器。
实验二十二: 后穹窿穿刺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后穹窿穿刺术的方法;
2.掌握后穹窿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实验内容】
1.后穹窿穿刺术的方法;
2.后穹窿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3.穿刺液性质和结果判定。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帽子、口罩、后穿包、无菌手套、碘酒、酒精棉球、碘伏、纱布;
2.后穿包:大镊子、卵圆钳、窥阴器、宫颈钳、穿刺针、无菌洞巾、无菌单。
实验二十三: 分段诊刮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分段诊刮术的方法;
2.掌握分段诊刮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实验内容】
1. 分段诊刮术的方法;
2. 分段诊刮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3.术后处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帽子、口罩、探宫包、无菌手套(3只)、碘伏、碘酒、酒精棉球、干纱布、扩宫棒、病理瓶(2个)。
实验二十四: 正常分娩及难产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分娩的临床经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判定先兆临产、分娩的发动及产程的三个分期。
2.了解分娩过程中每一产程需作的各项处理。
3.了解难产的常用助产技术。
【实验内容】
1.复习先兆临产及分娩发动的诊断标准、产程的分期;
2.观看外阴消毒方法;
3.观看如何观察子宫收缩;
4.观看如何听胎心;
5.观看如何作肛查及阴道检查;
6.观看如何接生、会阴侧切及新生儿的处理;
7.观看如何帮助胎盘娩出及检查胎盘的完整性;
8.观看如何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9.观看胎头吸引器、产钳及其使用方法;
10.观看臀位的接生过程。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新生儿模型、骨盆模型、分娩与急救演示系统、孕妇腹部触诊模型、胎盘模型、胎头吸引器、产钳、剪刀。
实验二十五: 小儿腰椎穿刺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腰椎穿刺术部位及定位方法;
2.掌握小儿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3.掌握小儿腰椎穿刺术的正确穿刺方法及步骤。
【实验内容】
1.讲述髂嵴最高点连线在小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定位。
2.小儿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3.示教小儿腰椎穿刺术的正确步骤及方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帽子、口罩、无菌手套、腰椎穿刺包、脑压表、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实验二十六: 小儿骨髓穿刺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骨髓穿刺术常选择部位、适应对象及正确定位方法;
2.掌握小儿骨髓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3.掌握小儿骨髓穿刺术的正确穿刺方法及步骤。
【实验内容】
1.示教小儿常用骨髓穿刺常选部位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胫骨穿刺部位定位方法;
2.讲述小儿骨髓穿刺术常选部位不同的适应对象;
3.示教小儿骨髓穿刺术的正确步骤及方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治疗盘(内有消毒液、棉棒、胶布等)、骨髓穿刺包、消毒手套、2%利多卡因、清洁推片及玻片。做骨髓染色体或免疫分型需准备好培养瓶、抗凝管,而行细菌或细胞培养要准备好相应的培养器皿。
实验二十七: 小儿静脉穿刺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术的正确方法;
2.熟悉小儿静脉穿刺常用部位。
【实验内容】
示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小儿颈静脉穿刺方法和股静脉穿刺过程。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穿刺针、注射器两只。
实验二十八: 小儿心肺复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2.熟悉心跳呼吸骤停的快速判断标准。
【实验内容】
1.讲述小儿心跳骤停的判断方法;
2.示教小儿心肺复苏方法;
3.同学实际操作小儿心肺复苏。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ECS综合模拟人(小儿)一个。
实验二十九: 外科引流与伤口换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外科引流的适应证和原则
2.掌握缝合伤口(清洁伤口、可能污染的缝合伤口、置有引流物的伤口)和感染伤口的换药原则
3.熟悉各类伤口换药的操作
4.掌握不同部位和不同状况的伤口拆线时间、拆线操作
5.掌握切口分类、愈合分级的方法及其记录
【实验内容】
1. 各类伤口换药、拆线的用药准备,换药注意事项
2. 引流物的观察和处理
3. 伤口换药、拆线
4. 体表脓肿切排引流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换药碗、敷料、皮针、缝合线;
2. 模拟皮肤、创口。
实验三十: 脓肿切开引流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讲授掌握脓肿切开引流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通过讲授掌握脓肿切开引流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脓肿切开引流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脓肿切开引流的操作方法;
3.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后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切开包(弯盘1个,镊子2把,剪刀1把,手术刀1把),消毒棉球,敷料,无菌纱布,无菌手套,注射器,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胶布等。
实验三十一: 骨折内固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讲授掌握骨折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通过讲授掌握骨折内固定的优点与缺点。
【实验内容】
1.骨折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骨折内固定的正确操作方法;
3.合理选择内固定的材料;
4.内固定手术后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各类钢板、螺钉、髓内钉等。
实验三十二: 清创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清创术的原则
2.熟悉清创术的操作
【实验内容】
1. 讲授清创术的概念,清创术的目的,清创术的原则
2. 清创术的术前准备,麻醉选择,清创方法(动物实验)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换药碗、敷料、皮针、缝合线;
2. 模拟皮肤、创口。
实验三十三: 脊柱损伤的搬运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正确的脊柱损伤的搬运方法
【实验内容】
1.复习脊柱的解剖生理概要,明确脊柱损伤错误搬运的危害;复习脊柱损伤的病因和分类和临床表现
2.正确的脊柱损伤的搬运方法:三人平托法、三人滚动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模拟人
实验三十四: 包扎和固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包扎和固定的操作方法;
2.熟悉各种包扎和固定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1. 各种包扎和固定的操作方法;
2.各种包扎和固定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绷带、敷料、三角巾、毛巾;
2. 夹板。
实验三十五: 牵引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熟悉各种包扎和固定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1. 各种牵引(手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的操作方法;
2.各种牵引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牵引床;
2.牵引架:常用有:布朗架、托马架及其小腿支架、双下肢悬吊牵引架等。
3.牵引器具:包括牵引绳,滑车,牵引砝码,牵引弓,牵引针,进针器具(手钻、手摇钻和锤子),牵引扩张板,纱布绷带,床脚垫等。
四、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主要实验教材: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版2008.1.
[2]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版2008.1.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版2002.6.
[4]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版2008.1.
参考书目: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版2010.1.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考核方式
主要为日常考核、操作考核和卷面考核。
2.成绩评定办法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10%为日常考核成绩,30%为操作考核成绩。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实验编号 |
实验名称 |
时数 |
实验类别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每组人数 |
实验一 |
C041103301 |
胸腔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二 |
C041103302 |
腹腔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 |
C041103303 |
骨髓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四 |
C041103304 |
腰椎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五 |
C041103305 |
关节腔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六 |
C041103306 |
洗胃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七 |
C041103307 |
三腔二囊管置入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八 |
C041103308 |
静脉切开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九 |
C041103309 |
环甲膜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2组) |
实验十 |
C041103310 |
气管插管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2组) |
实验十一 |
C041103311 |
心肺复苏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6组) |
实验十二 |
C041103312 |
除颤仪的检测,电复律/电除颤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6组) |
实验十三 |
C041103313 |
呼吸机的使用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十四 |
C041103314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2组) |
实验十五 |
C041103315 |
洗手 |
1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十六 |
C041103316 |
穿脱隔离衣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十七 |
C041103317 |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常见传染病的隔离预防 |
3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十八 |
C041103318 |
胃肠减压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十九 |
C041103319 |
妇科检查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二十 |
C041103320 |
产科检查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二十一 |
C041103321 |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上环、取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二十二 |
C041103322 |
后穹窿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二十三 |
C041103323 |
分段诊刮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2组) |
实验二十四 |
C041103324 |
正常分娩及难产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2组) |
实验二十五 |
C041103325 |
小儿腰椎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6组) |
实验二十六 |
C041103326 |
小儿骨髓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6组) |
实验二十七 |
C041103327 |
小儿静脉穿刺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二十八 |
C041103328 |
小儿心肺复苏 |
3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2组) |
实验二十九 |
C041103329 |
外科引流与伤口换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十 |
C041103330 |
脓肿切开引流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十一 |
C041103331 |
骨折内固定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十二 |
C041103332 |
清创术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十三 |
C041103333 |
脊柱损伤的搬运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十四 |
C041103334 |
包扎和固定 |
3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实验三十五 |
C041103335 |
牵引 |
2 |
专业 |
演示性+验证性 |
必修 |
班级(5组) |
附外科手术学实验(30学时)
外科实验教学是外科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学生由基础理论到临床实习操作的桥梁,通过外科实验,能增强学生学习外科的积极性,使同学能熟练掌握外科疾病的体格检查方法,树立严格的操作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操作规程,如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初步掌握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外科的基本操作,为同学的临床实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目:
1、外科手术学基础 马跃美 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 ISBN.7--11--04815—8
2、外科学 裘法租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1989.10 ISBN.7--117—00135—6
二、 课程总目标
手术要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和进行手术操作的训练。熟练、规范使用基本手术器械;熟练、规范地掌握四大技术(切开、止血、结扎、缝合),做到熟练打结、熟练用剪、熟练用刀、熟练用止血钳、熟练缝合技术,做到稳、准、轻、巧。
三、组织管理与分工
设立以手术组为单位的管理单元。必须做到人员固定、位置固定、分工明确。
手术者:负责切开、止血、结扎、显露、缝合,是本次手术的负责者。但手术者必须善于听取手术组成员意见,与大家共同努力完成手术。
第一助手:为先进入手术室者。在老师讲课后立即洗手,负责消毒、铺单、上巾钳。术中位置在手术者对面,是主要合作者。协助术者止血、拔针、显露,配合术者顺利完成各种操作。要求动作及时、主动。术后帮助器械护士洗刷、擦干、清点器械,并上油。
第二助手:负责固定动物。术中位置在手术者或第一助手左侧,负责拉钩显露、压迫止血、剪线、保持术野整洁。术后协助护士整理手术衣及手术包。负责皮下注射麻醉。
器械护士:为先进入手术室者。在老师讲课后立即洗手,整理器械,术中位置在手术者右侧。负责传递器械、供应手术用品。术前、术后清点器械和敷料。传递物品要及时、准确。
麻醉师和巡回护士:负责领取、固定动物,备皮、麻醉管理、观察及抢救动物。协助护士打开器械包第一层包布,协助手术人员穿衣,并负责器械台上物品的供应工作。
四、必备的实验条件
1.每个手术组须具备手术台1台、动物固定台1台、手术包1个、洗手衣4套以及刷手软皂、刷手刷子、擦手巾、泡手桶、各种所需消毒用品和药品。
2.手术包内规定器械和其它用品:
手术衣4 直蚊钳2 手套袋4 弯蚊钳2 换药碗1 持针器2
消毒杯1 有齿镊2 肾形盘1 无齿镊2 刀 柄2 线 卷2
组织剪1 针线合1 线 剪1 皮 针4 中直钳4 圆 针4
中弯钳4 纱 布4 注射器1 针 头2 组织钳2
五、实验组人数
6人一组。人员分工见前(三),每次手术更换分工。
六、实验内容
《外科手术学》教学学时安排
章 次 |
理论内容 |
时 数 |
实验内容 |
时数 |
1 |
外科无菌术 |
2 |
更衣 洗手 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铺巾 |
3 |
2 |
手术器械与使用 |
2 |
外科常用手术器械使用法 |
3 |
3 |
手术基本操作 |
2 |
手术基本操作 |
3 |
4 |
|
|
外科打结、术中剪线和外科拆线 |
3 |
5 |
阑尾切除术 |
1 |
阑尾切除术 |
3 |
6 |
胃修补术 |
1 |
胃(或肠)穿孔修补术 |
3 |
7 |
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
1 |
肠切除 肠吻合术(动物) |
3 |
合 计 |
|
9 |
|
21 |
总计 30学时
【实验一】外科无菌技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外科无菌技术,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2.熟悉:各种外科灭菌和消毒法;了解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用途和消毒时间;了解手术室、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掌握手术人员的手术前准备工作。
(1)手臂消毒(洗手)法:熟悉肥皂洗刷酒精浸泡法及其注意事项,了解氨水洗手法、新洁尔灭洗手法、超声波新洁尔灭溶液洗手法和连续手术洗手法。刷手的要求及其注意事项。
(2)洗手前准备:熟悉更衣、戴口罩、检查手臂和指甲等方法和程序。(3)掌握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4)掌握手术区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掌握平行形和环形消毒方式;熟悉腹部和会阴部手术的手术区消毒法;了解其它部位手术的手术区消毒法。
(5)熟悉无菌巾的铺序和铺法及其注意事项。
(6)掌握手术人员在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实验内容】
1外科灭菌和消毒法:机械除菌法、物理灭菌法、化学消毒法。
2.手术人员手术前准备:洗手前准备、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手术区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方法:躯干、四肢、头面部、会阴部手术区消毒法;平行形和环形消毒方式。
4.无菌巾的铺序、铺法及其注意事项。
5.手术人员在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主要实验器材】
软皂、方巾、双面刷、泡手桶及浸泡液、洗手衣裤、口罩、手术衣、手套、滑石粉
【授课方法】
1、指导教师讲解外科无菌术的概念、手术人员术前准备、病人手术区域准备、手术中无菌原则、手术器械物品敷料常用消毒方法、手术室基本设置、手术室规章制度。
2、指导教师先示范演示,然后同学分批练习手及手臂皮肤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和带无菌手套的基本方法,病人手术区消毒和铺无菌巾的基本方法。
3、指导教师示教煮沸灭菌。
4、参观手术室,了解手术室的设置、无菌要求和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二】 手术器械与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消毒及保管方法。
【实验内容】
重点讲解和练习刀、剪、钳、镊四种手术器械。
1. 手术刀及其五种执刀姿势和使用法。
2. 手术剪及其用途和使用法。
3. 止血钳的种类、用途、持握法,与手术质量、技巧的关系。
4. 手术镊的种类、用途、持握法。
5. 持针器的种类、用途、持握法。
【主要实验器材】
各类手术器械1、外科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刀(个类型刀柄、刀片),手术剪(直、弯、长、短、尖头、钝头、眼科等剪刀),血管钳(长、短、蚊式、直、弯、有齿、无齿等),肾蒂钳,手术镊,持针钳,拉钩,肠钳,胃钳,巾钳,海绵钳,卵圆钳,直角钳,缝合针,手术用线,探针,吸引器,引流管等。
【授课方法】
1.指导教师介绍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种类、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手术台器械摆放原则。
2.同学认识手术器械并练习使用。(实验分组1人/组)
【实验三】外科打结、术中剪线和外科拆线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外科打结、术中剪线和外科拆线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1、外科打结法:线结种类、打结方法和打结注意事项。
2、术中剪线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3、外科拆线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授课方法】
1、指导教师介绍并示范外科打结、术中剪线和外科拆线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先用细绳后改用丝线打结)。
3、学生练习术中剪线和外科拆线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四】 手术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组织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等手术基本操作方法。
了解:选择皮肤切口的基本原则。
【实验内容】
1.显露:切口的选择、切开皮肤的要求;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以麦氏切口为例,讲解各层次的显露方法。
2.止血:单纯结扎、缝合结扎、压迫、填塞、电凝、阻断等止血方法及其适宜性。
3.缝合:缝合的原则与要求;三类缝合法及其适宜性。
4.打结:结的种类、作结的方法、要求与注意事项。
5.剪线与拆线:“靠、滑、斜、剪”四个动作要领;拆线时间、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器材】
缝合针、缝合线、多层沙布块、持针器、止血钳、剪刀
【授课方法】
1.教师介绍并示教组织切开、组织分离、局部止血和外科缝合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猪皮为材料,练习切开、缝合、打结、拆线。
【实验五】 阑尾切除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切开与关闭腹腔的操作方法;
掌握:阑尾(动物盲肠)切除术的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
1、动物捕捉、固定和麻醉的操作方法。
2、阑尾(动物盲肠或蚓突)切除术的基本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步骤及方法、术后处理。
3、切开与关闭腹腔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4、阑尾切除术必备的器械和物品。
5、切开、止血、结扎和缝合(包括荷包缝合)的基本方法。
【主要实验器材】
狗、手术台、动物固定台、器械台、手术包、软皂、方巾、双面刷、泡手桶及浸泡液、洗手衣裤。
【授课方法】
教师示教、学生动物手术(实验分组6人/组)
【实验六】 胃(或肠)穿孔修补术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胃(或肠)穿孔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胃(或肠)穿孔修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1、胃(或肠)穿孔动物模型的制作。
2、胃(或肠)穿孔修补术。
3、胃或肠壁的切开和止血方法。
4、胃或肠壁的缝合原则。
【主要实验器材】
手术台、动物固定台、器械台、手术包、软皂、方巾、双面刷、泡手桶及浸泡液、洗手衣裤。
【授课方法】
教师示教、动物手术(实验分组6人/组)
【实验七】肠切除 肠吻合术(动物)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肠的分部,空、回肠的解剖特点与毗邻关系。
2.掌握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的手术适应症;
3.掌握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的方法和切除范围
4.掌握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5.熟悉术中肠管生命力的判断和保护
【实验内容】
1.小肠的分部、血液供应,空、回肠的解剖特点与毗邻关系。
2.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的手术适应症;了解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的术前准备、麻醉与体位、术后处理。
3.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式、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主要实验器材】
手术台、器械台、缝合包。
【授课方法】
教师示教、动物手术(实验分组6人/组)
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参与能力和对实验室制度遵守情况的综合考评。(如:操作态度、规范性、正确性、熟练程度,结果可靠性,具体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执笔人:王海跃
审定人:胡群英
执笔人:杨伟
审定人:胡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