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04140010
课程名称:内科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社区医学方向) 二年级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课程总学时:136学时(理论:100学时;实验:36学时)
课程简介: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因此也是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与各临床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打好内科学的基础,训练与领会诊断防治疾病的临床思路,对于今后无论做哪一科的医师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内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临床诊断治疗思路和方法。
在学习本课程前首先应学习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掌握了基础医学才能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特点;在讲授本课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临床见习的时间接触病人,采集完整的病史,完成全面的体格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出正确的诊治方案。
推荐教材: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查锡良主编,《生物化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李玉林主编,《病理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防治的
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培养正确的医疗工作思维和方法奠定基础。
三、大纲内容
实验一:肺部感染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肺炎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化验、X线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概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肺炎的病因、患病环境分类,鉴别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肺炎球菌肺炎的症状、体征、并发症、化验、X线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肺部X线片的阅读。COPD的诊断意义及严重程度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
3、了解:其他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
【实验内容】
1、肺部感染性疾病;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肺功能仪;
2、典型病历;
3、血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报告、相关X线胸片、胸CT、心电图、PET、CT等辅助检查资料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实验二: 呼吸衰竭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3、了解:呼吸机使用原理及参数调节,气管插管器械的识辨和使用。
【实验内容】
呼吸衰竭;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相关辅助检查。
实验三: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律失常 高血压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方法;冠心病的分型、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心绞痛的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其演变过程,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抢救措施;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心电图特点;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及药物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分级及危险分层)及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高血压治疗的目标。
2、熟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检查;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分类、心电生理诊断方法、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高血压靶器官的临床表现。降压药物种类及特点。
3、了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复习常用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心电图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介入、溶栓治疗方法;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Holter、心电监护仪的临床应用;高血压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联合用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病的几种特殊临床类型;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护的临床应用。
【实验内容】
1、心力衰竭;
2、冠心病;
3、心律失常;
4、高血压。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血压计;
3、准备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超声心动图、性核素和实验室检查资料。
实验四:胃炎 消化性溃疡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慢性胃炎的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2、熟悉:慢性胃炎的内镜下的表现。本病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实验内容】
1、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胃镜;
2、病例。
实验五: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肝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分期、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早期识别及其诊断手段、肝性脑病发病的一大诱因及相应的治疗原则;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
2、熟悉:肝硬化的发病机理、并发症及其治疗;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五大学说。
3、了解:肝硬化的病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期;肝性脑病的病理、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实验内容】
1、肝硬化;
2、原发性肝癌;
3、肝性脑病;
4、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胃镜图片及肝脏的B超或CT等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脑电图。
实验六:急性肾炎 慢性肾炎 尿路感染 肾病综合症 肾功能衰竭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泌尿系统疾病的一般诊治思路、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分类和特征;常见类型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悉: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肾科常见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的治疗原则、适应症;尿实验室检查、尿细菌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3、了解:泌尿系统诊治进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的治疗副作用及其防治;尿路感染的并发症;透析治疗。
【实验内容】
1、急性肾炎;
2、慢性肾炎;
3、肾病综合症;
4、尿路感染;
5、慢性衰竭。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泌尿系统的B超或CT、病理等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尿细菌检查、尿培养等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4、透析机。
实验七:贫血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白血病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见各类型贫血的分类、各种类型贫血的临床表现特点;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方法;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白血病FAB和MICM分型法;常见类型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及治疗。
2、熟悉:常见类型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分期、诊断和主要治疗原则。
3、了解:临床上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进展。贫血发病机制、骨髓穿刺及活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症和方法。白血病病因、发生机制。
【实验内容】
1、 缺铁性贫血;
2、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溶血性贫血;
4、 白血病。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2、骨髓穿刺及活捡;
3、骨穿包;
4、血涂片、骨髓片及骨髓活检的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实验八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2、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3、了解:Graves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实验内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甲状腺功能等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实验九 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标准和分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计算方法;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用法及计量、剂型。
2、熟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胰岛索、血浆C肽水平的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
3、了解:监测血糖及胰岛素笔的使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实验内容】
1、 糖尿病;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 高血糖高渗状态。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胰岛素注射笔和血糖仪各一套;
3、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气分析等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实验十 脑血管疾病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和癫痫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实验内容】
脑血管疾病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典型病历;
2、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CT片、MRI。
四、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主要实验教材: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2.参考用书: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考核方式
病案讨论及基本技能规范性操作
2.成绩评定办法
考试成绩(70)出勤考核(10)平时成绩(20)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实验编号 |
实验名称 |
时数 |
实验类别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每组人数 |
实验一 |
C041101801* |
肺部感染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4.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二 |
C041101802* |
呼吸衰竭 |
2.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三 |
C041101803* |
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律失常 高血压 |
6.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四 |
C041101804* |
胃炎 消化性溃疡 |
2.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五 |
C041101805* |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肝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 |
4.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六 |
C041101806* |
急性肾炎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慢性肾衰竭 |
4.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七 |
C041101807* |
贫血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白血病 |
4.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八 |
C041101808*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2.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九 |
C041102009* |
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
4.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实验十 |
C041102010* |
脑血管疾病 |
4.0 |
专业 |
综合性 |
必修 |
12 |
执笔人:莫芳萍
审定人:胡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