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实验教学大纲


外科学(社区医学方向)

发布时间:2014-04-16 信息来源:医学院实验室  浏览次数:19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外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04140011

课程名称:外科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社区医学方向) 二年级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学时:136学时(理论:100学时,实验:36学时)     学分:8分

先修课程: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

平行课程:内科学、儿科、妇产科等

后续课程:临床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等

课程简介: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外科学包括许多疾病,即:(1)损伤,(2)感染,(3)肿瘤,(4)畸形,(5)其他性质的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通过外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最终能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并学会某些外科基本手术操作。因此学习外科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刻苦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着重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必须使学生懂得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能以为外科就是手术,手术就能解决一切。

外科学具体内容包括:外科学基础、外科常见病和外科手术学。外科学基础,是论述外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病介绍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等。

推荐教材:

《外科学》梁力建主编,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

参考书目:

《外科学》 主编  吴在德  吴肇汉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二、课程总目标

外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过度到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将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初步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个学习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初步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及学会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外科基本操作,学会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

三、见习教学内容与目标

外科学见习安排与学时分配

 

实习内容

学时数

见习一

围手术期处理、伤口换药

1

见习二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衡、外科休克

2

见习三

外科感染

1

见习四

创伤和烧伤

1

见习五

麻醉

2

见习六

肿瘤

1

见习七

神经外科疾病

2

见习八

甲状腺疾病

1

见习九

乳房疾病

1

见习十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1

见习十一

肺部疾病和纵隔肿瘤

1

见习十二

胸部损伤

1

见习十三

腹外疝

1

见习十四

腹部损伤

1

见习十五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

见习十六

胃十指肠疾病

2

见习十七

阑尾炎

1

见习十八

小肠疾病

1

见习十九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1

见习二十

胃肠道肿瘤

1

见习二十一

肝疾病与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

2

见习二十二

胰腺疾病

1

见习二十三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2

见习二十四

泌尿系统梗阻和尿石症

1

见习二十五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1

见习二十六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 和骨折

2

见习二十七

肢、脊柱和骨盆骨折与关节损伤

1

见习二十八

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

1

见习二十九

骨与关节结核和骨肿瘤

1

合 计

 

36

 

见习一   围手术期处理及伤口换药

【目的要求】 

     掌握: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掌握:常见类型伤口的换药原则。

实习内容】 

1、术前准备:一般准备;特殊准备。

2、术后处理:常规处理(生命体征监测、止痛、药物应用、静脉输液、伤口护理、插管引流管及引流物的处理、吸氧等);卧位;各种不适的处理;活动;饮食;缝线拆除。

3、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出血、发热、低体温、感染、肺不张、尿路感染、切口裂开等的防治。

4、伤口换药的目的、适应证、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

5、伤口换药常用器械、敷料和药物。

6、术后伤口、感染伤口、热烧伤创面、慢性溃疡、窦道等的换药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带学生到病房结合病人讲解和示教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术后常规处理及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2、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伤口的换药操作。

3、教师在病人床边讲解切口愈合情况及缝线拆除。

4、教师在病人床边讲解各种引流管的处理,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的处理。

 

见习二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衡及外科休克

【目的要求】

     掌握:各型缺水及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补液原则。

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了解:休克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变化。

实习内容 

1、各型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补液原则。

2、低血钾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补液原则。

4、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监测及治疗原则。

5、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结合具体病人讲解体液失衡及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补液原则。

2、学生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拟定补液方案。 

3学生结合休克患者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拟定诊断、监测、治疗的基本方案。

 

见习三  外科感染

【目的要求】

     掌握: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甲沟炎、脓性指头炎、浅表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等常见外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脓肿切开引流术。

     了解:外科感染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脓毒症、菌血症和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实习内容

1、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甲沟炎、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脓毒症、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治原则。

4、破伤风、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脓肿切开引流术。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选择门诊外科感染疾病病人,由教师问病史,进行检查,提出问题,学生提出治疗方案。

2、示教脓肿切开引流术。

3、结合病例或影视录像资料,讨论分析外科感染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见习四    创伤和烧伤

【目的要求】

     掌握:创伤的诊断方法和救治原则;一般伤口清创、修复和换药方法。

     掌握:烧伤的伤情判断、临床分期和治疗原则;烧伤初期急救处理;烧伤创面处理;烧伤休克补液方法。

了解:电烧伤、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

实习内容

1、创伤的诊断方法与处理原则。

21般伤口的清创、修复和换药方法。

3、烧伤的伤情判断(烧伤面积、深度、严重程度)、临床分期和治疗原则。

4、烧伤的现场急救、转运和初期处理。

5、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和补液方法。

6、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7、烧伤创面的处理。

8、电烧伤、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门、急诊了解创伤、烧伤的常规检查和处理方法。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伤口的清创术和换药。

3、结合病历资料进行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和严重程度的判断。

4、到病房了解烧伤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常规处理方法。

 

见习五     麻醉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小手术的局麻技术;椎管麻醉的实施原则;局麻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常用麻醉药物和术中管理;几种常用静脉麻醉药的临床药理特性;麻醉记录单的填写方法。

     了解: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臂丛)和椎管内麻醉(腰麻、连硬)的术中管理要点、病人观察;常见手术麻醉前病人评估和麻醉后访视方法和内容。 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和全麻术中管理;常用呼吸机的操作方法;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和药物;动静脉穿刺的常见部位和方法。 

实习内容

1、麻醉科工作常规,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后护理,麻醉记录单的填写。 

2、局部麻醉:常见小手术的局部麻醉技术,常用局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3、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前准备、操作步骤、术中管理和术后并发症。 

4、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基本过程,气管内插管术的操作步骤,麻醉术中管理及术后护理,全身麻醉药的作用特点和适应证及禁忌证。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手术室,了解麻醉科工作常规、规章制度、基本设备、常用麻醉药物。

2、结合病例学习麻醉前准备、麻醉后护理、麻醉记录单填写。

3、在门诊或病房结合病人讲解示教常见小手术的局部麻醉方法。

4了解:腰麻穿刺技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5了解:全身麻醉的基本过程,气管内插管术操作过程,全麻管理。

 

见习六  肿瘤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了解:肿瘤的1般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实习内容

1、肿瘤的1般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常见体表肿瘤,如皮肤乳头状瘤、脂肪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囊肿、痣、黑色素瘤、皮肤癌等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

3、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结合病人讲解体表肿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包括外形、大小、硬度、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转移情况等)、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

2、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七   神经外科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外科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常规方法;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CTMRIPET、脑血管造影、X线摄片、B型超声波等技术在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腰椎穿刺的基本步骤及意义。

实习内容

1、神经外科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常规方法。

2、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积水、颅内肿瘤、颅内高压、急性脑疝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方式复习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教师结合典型病例讲解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治要点。

3、学生学习CTMRIB超、血管造影等的读片方法。

4、分组对术前和术后病人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5、结合典型病例(或影视录像资料)对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讨论分析。

6、参观腰椎穿刺术(或看录像)。

7、学生每人书写1份神经外科疾病病历。

8、教师对实习内容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实例介绍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和新观点。

 

见习八    甲状腺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颈部疾病的病史询问和检查方法;甲状腺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了解:基础代谢率、T3T4、甲状腺摄131碘率、核素扫描、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B超、CT等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实习内容

1、颈部疾病的病史询问和常规检查方法。

2、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结合病人(或用模型)讲解颈部疾病的病史询问和常规检查的基本方法。

2、学生之间相互(或用模型)练习颈部检查的基本步骤。

3、学习颈部疾病辅助诊断技术的意义。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颈部系统检查。

5、结合典型病例或影视录像资料,分析讨论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特点,拟定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6、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结合实例介绍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和新观点。

 

  见习九  乳房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乳房的常规检查方法;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乳房各项检查技术的意义。

实习内容

1、乳房检查方法。

2、乳房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急性乳腺炎。

4、乳腺癌。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利用模型(或结合病人)示教乳房常规检查方法。

2、学生分组练习。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门诊或病房检查病人,学习乳房疾病的病史询问和常规检查的基本方法。

4、结合典型病例(或影视录像资料),讨论分析乳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分期和诊断与治疗要点。

5、教师总结讲解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同时结合实例介绍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和新观点。

 

见习十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方法。

了解: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1般临床表现和体征。

实习内容

1、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1般临床表现和体征。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

2、门诊选择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教师示教检查方法(临床表现、体征、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3、学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作出诊断,拟定治疗方案。

 

实习十一   肺部疾病和纵隔肿瘤

【目的要求】

     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肺切除术、胸廓成形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及鉴别诊断;胸壁、肺和纵隔疾病诊断技术的意义。

实习内容

1、胸壁、肺和纵隔疾病的病史询问方法及体格检查方法。

2、胸壁、肺和纵隔疾病诊断技术的意义。

3、肺切除术和胸廓成形术。

4、肺癌、支气管腺瘤。

5、纵隔常见肿瘤。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病例示范。选择肺癌、纵隔肿瘤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阅读X片和CT片,查阅支气管经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胸水检查、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和核素扫描等各种检查报告单,确定诊断,拟定治疗方案。

2、学生每人书写1份病历。

3、看影视录像资料。

 

实习十二    胸部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胸部损伤的病史询问方法、常规检查方法和急救处理原则;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闭合性与开放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了解:血胸、创伤性窒息、肺爆震伤、心脏损伤、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

实习内容

1、胸部损伤的病史询问方法、常规检查方法和急救处理。

2、肋骨骨折。

3、气胸。

4、闭式胸膜腔引流术。

5、血胸、创伤性窒息、肺爆震伤、心脏损伤、胸腹联合伤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利用模型(或结合病人)讲解胸部损伤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急救处理的基本方法。

2、结合急诊及临床病例,讨论分析各种胸部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与治疗要点。

3、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十三  腹外疝

掌握:腹股沟斜疝、直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手术修补方法。

了解: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解剖和类型;股疝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实习内容

1、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股疝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病例示范。选择临床病例,询问病史和检体,结合各种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

2、参观手术或看录像。

3、书写病历和手术记录。

 

见习十四   腹部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方法。

     了解:脾破裂和肝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实习内容

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方法。

2、常见内脏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病例示范。教师结合典型病例讲解腹部损伤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诊断技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

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处理要点,常见内脏损伤的处理方法。

2、病例讨论。学生结合典型病例资料(教师在实习前发给学生),讨论腹部常见内脏损伤的病因、病理、临

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3、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十五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实习内容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腹腔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间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选择典型病例,教师示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结合影像学、实验室和直肠指检等检查,讲解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腹腔脓肿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2、学生对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拟定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

 

十六  胃十二指肠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手术并发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的病理与发病机制。

实习内容

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手术并发症。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3、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4、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5、胃大部切除术。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病例示范。选择胃十2指肠溃疡和胃癌病例,教师示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结合X线、胃镜、实验室、病理等检查,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2、病例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典型病例资料,详细分析讨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胃癌的病理分型、扩散与转移途径、临床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3、参观胃大部切除手术或看影视录像资料。

4、教师作总结,并结合实例介绍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和新观点。

 

见习十七    阑尾炎

【目的要求】

    掌握: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实习内容

1、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2、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阑尾切除术和术后并发症处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方式简要复习阑尾炎的类型,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临床病理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示教阑尾炎的采集病史方法、体征检查方法、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结合术后病人的病史询问或慢性阑尾炎的病史回顾和病历资料,分析讨论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

4、讲解阑尾切除术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5、介绍一些典型的阑尾炎误诊病例和阑尾炎的严重并发症病例。

6、参观阑尾切除手术或看影视录像。

7、书写急性阑尾炎病历和阑尾切除手术记录。

见习十八   小肠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肠结核、伤寒肠穿孔、克罗恩病、急性出血性肠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实习内容

1、肠梗阻: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腹部视诊、触诊、叩诊,化验检查,X线检查,直肠指检,CT检查等)和治疗原则。

2、肠结核、伤寒肠穿孔、克罗恩病、急性出血性肠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方式简要复习肠梗阻的概念、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原则。

2、床旁实习:(1)选择典型病例2~3人;(2)学生分组进行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和查阅住院病历;(3)学生汇报病例,教师一边示范询问病史方法和体格检查方法,一边纠正学生在问诊和查体过程中存在的不正确之处;(5)阅读X线片和其他检查结果;(6)结合病例,分析讨论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拟定治疗方案;(7)教师进行全面总结。

3、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十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直肠肛管检查方法;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冶疗。

实习内容

1、直肠肛管检查法: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

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利用模型示教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2、在门诊选择痔、肛裂或肛瘘病人,教师示教直肠肛管检查方法(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检和乙状结肠镜检)。

3、教师总结。

 

见习二十   胃肠道肿瘤

【目的要求】

     掌握: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消化道肿瘤的特殊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方法。

实习内容

1、胃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结肠癌的病理与分型、临床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直肠癌的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病例示范。选择典型病例,教师带领学生到床旁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查阅各项检查结果,作出诊断,拟定治疗方案。

2、病例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病例资料,讨论分析消化道肿瘤的1般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见习二十一  肝疾病和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肝脓肿、原发性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掌握: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胆囊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胆道疾病及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

实习内容

1、肝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肝棘球蚴病的病理、诊断和治疗。

3、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胆囊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

6、胆石症,主要是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7、急性、慢性胆囊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的方式简要复习肝和门静脉、胆道的解剖生理,肝脓肿、肝棘球蚴病、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教师带领学生到病房看相关病人。

3、学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阳性体征、X线片、B超、CT片、MRI、核素扫描、动脉造影、胆道造影、胆囊造影、胆道镜,实验室检查等,讨论分析肝脓肿、肝棘球蚴病、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拟定治疗方案。

4、教师总结。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二十二  胰腺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与治疗。

实习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与治疗。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的方式简要复习胰腺的解剖生理,胰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病例示范。选择典型病例,教师带领学生到床旁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查阅各项检查结果(B超、X线片、CT片、核素扫描、十二指肠引流等),作出诊断,拟定治疗方案。

3、书写病历。

4、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二十三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目的要求】

掌握: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方法。

实习内容

1、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

2、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方法:(1)体检;(2)实验室检查;(3)诊断性器械检查;(4)影像学检查。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门诊或病房选择典型病例,教师示教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方法,同时了解: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

2、学习影像学片的阅读方法。

3、参观诊断性器械检查过程(或看影视录像资料),认识泌尿外科常用器械,如导尿管、尿道探条、膀胱镜等器械。                    

 

见习二十四    泌尿系统梗阻和尿石症:

【目的要求】

掌握:肾积水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急性尿潴留的处理方法;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实习内容

1、肾积水。

2、良性前列腺触增生。

3、急性尿潴留。

4尿路结石。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

2、选择典型病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问病史,进行查体,阅读影像学片和其他检查结果,讨论分析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3、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二十五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目的要求】

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实习内容

        肾癌,膀胱肿瘤,前列腺癌,阴茎癌。

教学方法和手段

     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二十六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和骨折

【目的要求】

    掌握:骨与关节检查方法;骨折的临床表现(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X线检查、急救措施和基本治疗技术。

实习内容

1、骨与关节检查方法。

2、骨折的临床表现(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X线检查、急救措施、基本治疗技术(复位、固定、康复)。

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以提问方式复习骨折的类型、临床表现、X线检查、并发症、愈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骨折急救措施、治疗原则。

2、示教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和骨折治疗基本技术(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3了解:骨与关节疾病诊断治疗的基本设备和器材。

4、结合典型病例讲解骨与关节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基本诊断方法,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5、看影视录像资料。

 

见习二十七   四肢、脊柱和骨盆骨折与关节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四肢、脊柱和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诊治要点。

实习内容

1、骨折: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

2、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髋关节脱位,髌骨脱位等。

3、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部扭伤,跟腱断裂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方式复习常见骨和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病例示范。选择典型病例,教师带领学生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x线片,分析讨论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3、学习骨与关节x线片阅读方法。

 

                          见习二十八  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实习内容

    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典型病例示教。

2、阅读X线片、CT片。

 

见习二十九   骨与关节结核和骨肿瘤

【目的要求】

掌握:脊柱结核、髋关节结核和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骨软骨瘤、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和治疗原则。

实习内容

1脊柱结核、髋关节结核和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骨软骨瘤、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复习。以提问方式复习常见骨和关节结核和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典型病例示教。选择典型病例,教师示范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结合X片等检查资料,分析讨论诊断和治疗措施。

3、病案讨论。

4、看影视录像资料。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学科,课程结束时考试。考前督促学生全面复习和消化所学内容,不划定复习范围。试题应多样化,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命题实行教考分离。考核过程中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杜绝作弊,评分时严格标准、公平合理、实事求是。 

五、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20),

考试评卷后及时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考核试卷、考核成绩等进行总结分析,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提出改进建议。 

执笔人:王海跃

审定人:胡群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