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到外语学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9-11-18   信息来源:外语学院  浏览次数:2564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1114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到外语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题为《谈谈文学语言与文学翻译》的学术讲座。外语学院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司教授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文学与非文学语言方面存在的不同,指出从语言符号的能指层面看,文学作品使用描写性语言,或者说文学语言;而非文学作品,使用非文学语言,如日常文本的日常语言,科学语篇使用的是科学语言。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日常语言的能指指向所指,而文学语言符号具有返回能指性,因此就更具不透明性、多义性、多重阐释性好人无限衍义性等特点。文学翻译不仅要重意义,要注重形式,不仅要求真,更要求美。同时司教授还选用了丰富的译例深入论述了文学形式的翻译和文学意义的翻译,指出原文和译文所在的两种语言系统之间存在着互不容纳的语言特点和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系统间存在差异的特点。通过以上的论述,司教授提出了如下两个观点:第一.虽然译作不可能实现与原作意义的完全对等,但任何阐释、传译都必须基于原作文本所形成的阅读空间,所提供的可能性。正式文本这一客观存在的制约,对其理解与翻译不可能天马行空。第二, 对于文学语篇的翻译, 由于文学作品所具有特征,所要求的是笼罩全篇的气氛,是鸟瞰整体宏观的架构,把语言不能表达的表达出来,既是文学的本质,翻译一事就不能用任何肯定的方法,只有求助于从模糊中显出要表达的意思或意境来。所以,一般认为文学翻译的要求远远高于非文学翻译。

司教授的讲座深入论述了文学翻译的内容与形式、原语形式与译语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文学翻译观外语学院师生开展文学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司显柱教授,安徽六安人,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翻译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服务产业、外语教育。出版、发表各类成果130余项,包括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1部、主编教材、编著等20余部;获省级科研、教学成果奖7项,主持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教育部教学改革专项和其他省、部级社科课题10多项,目前正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升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与传播效果的多学科研究2019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学术话语对比与对外翻译策略研究”。(文/图:黄晓华 审核:赵家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网民自主发布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