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党群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执政后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和生命所系。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密切联系群众都是我们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无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都注意全心全意为人民,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到胡锦涛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道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天性”,它伴随着党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全过程,除非党的性质发生改变;决定了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始终保持政治本色。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为人民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得民心者得天下。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紧紧依靠人民”来完成的。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刻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一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理论指南。
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人民群众充分信任下执政的,而且执政以后,党联系群众的面更宽了,条件更好了,党群关系理应更加密切。但事实表明,党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危险比未执政前大大增加了,并将始终贯穿党执政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都告诉我们,执政党脱离群众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一是脱离群众必然脱离实际,导致党的理论创新丧失生机活力而从根本上失去党的先进性。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历史,脱离群众也就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实际。没有群众这一社会实践主体力量的支撑,就不可能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等社会实际有全面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也将因为缺少中介桥梁和联系纽带而成为一句空话,进而导致从根本上失去党的先进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二是脱离群众必然失去民心,导致党的事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总结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经验教训,反思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没有人民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就会失去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会失去动力源泉。
三是脱离群众必然丧失执政地位,导致人亡政息。世界各国不同政党模式下的执政党兴衰更替历史表明,任何执政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如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样也不例外。而执政党被更替的一条共性规律就是脱离群众、丧失民心。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应该居安思危,汲取历史教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避免陷入脱离群众的境地与风险,确保我们党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以“最大优势”化解“最大危险”
优势和危险总是相伴而生,相互转化。以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来化解最大危险,化危险为优势,使我们的优势更优,彰显着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必须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是任何时候都必须认真遵循的基本理论。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体会百姓生活的喜忧,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在深入群众中保持对群众的赤诚情怀。
尽心维护群众利益,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群众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本质要求。要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关注点放在人民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合理调整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认识、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两难”问题明显增多,更加需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要始终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以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伟大实践。
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增强密切党群关系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当前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互联网、手机等日益成为人们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不断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掌握民情、回应民意、汇聚民智。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制度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密切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必须在落实好已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靠科学的制度既保证上情下达,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又保证下情上达,真正做到群众有呼声,党员干部有回应。要建立健全党群互动沟通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确保第一信号源源不断,使决策更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更得民心。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党员联系群众的标准和效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达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目的,使党员干部由“道义型”的联系群众转变为体制内的联系群众,不断推动密切联系群众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