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守宽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激发职工群众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康龙丽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展现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精神光辉,也必将成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对于工作室未来的发展,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强化创新引领,持续聚焦关键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创新研究,争取产出更多高质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为自治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深化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技术交流和实践锻炼,为青年师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三是要加速成果转化,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率,让创新成果更快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助力推动西藏产业升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工作,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经验分享会等形式,积极营造更加浓厚的尊重劳动、崇尚创新的氛围,激励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
揭牌仪式上,赵海宣读了西藏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命名2024年西藏自治区劳模工匠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康龙丽教授作了表态发言,她表示工作室科研创新团队一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切实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努力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助力自治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汇聚磅礴力量。
据悉,“康龙丽职工创新工作室”由自治区总工会命名,旨在充分激发劳模、工匠、技术职工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组成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团队。目前,康龙丽职工创新工作室团队有专业技术人员1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1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工作室负责人康龙丽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带头人。后续工作室将通过与地方医疗机构、卫生部门紧密合作,提升研究成果转化实际应用效能,有效改善高原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