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校园动态 >>正文内容

校园动态

缅怀追思 传承文化 ——“清明节”的故事

      简单概述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暮春之交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节日渊源】
 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墓祭”即“扫墓祭祖”。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文化内涵】
    清明节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踏青郊游与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自然节气】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
【人为内涵】
清明,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民俗】
按习俗,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新土,折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春雨沥沥,风儿声声,松涛阵阵,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历经百年风雨,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附中人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学党史感党恩、树信念、跟党走,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和弘扬英烈为新中国建设牺牲和奉献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