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校园动态 >>正文内容

校园动态

依托课题研究,突破习作教学瓶颈

依托课题研究,突破习作教学瓶颈

——民大附中小学语文组召开省级课题中期成果分享会

喜盼霾散梨花舞,待望科研报春来。2019117日,民大附中小学语文组在四楼多功能厅召开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教学成果奖专项课题《“三场域、五策略”习作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研究》课题中期成果分享会。民大附中副校长、教育部领航名师、课题组主持人岳海江,教研科科长袁勤伟,小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及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薛姁姁老师热情洋溢的主持词拉开了分享会的序幕。首先,由小学语文组组长高婷老师汇报课题中期成果。高老师分享了课堂中精彩的师生对话,学生生活中的实践心得,网络平台上习作分享交流等。她运用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直观形象地介绍了习作教学如何实现课堂(知识场域)、生活(体验场域)、网络(分享场域)这三个“场域”之间的联动,同时,高老师系统、有层次地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五种策略:广读、多说、精评、勤写、巧导。

     紧接着,课题组其他成员一一汇报在“三场域、五策略”习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

     卢欣老师提出,通过采用个性化的“生活场景”、“生动回忆”、 “生成情感”等多方面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激发兴趣,课内指导;课堂中,依托课文、借助经典,通过改写、续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勤于练笔;多样化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美,激发灵感,丰富写作素材。在前期的研究中,卢老师收获满满,收集了大量的学生新闻报道、剪纸、小诗集、习作创作集等作品。

      任小华老师通过列举自己多年来的习作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阅读批注,创作片段”的习作训练模式,她用鲜活的实例向老师们阐述了“批注是阅读的一种方式、一种习惯,更是写作的萌芽”,“小篇段练笔架起读写桥梁”的观点。

                                                                   

薛姁姁老师作了以“课堂浓缩生活,聆听中学会表达”为主题的发言。他通过再现课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提出课堂习作教学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延伸向生活,拓展向网络;尝试让学生重复他人观点,提取他人叙述中的关键信息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聆听和表达能力。

张莹老师作了以“读与写的碰撞”为题的发言,她指出在习作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契机,当文本与学生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时,巧夺时机,智慧引导;阅读方式创新多样,第一阶段分组共读一本书,激发兴趣;第二阶段阅读沙龙,让思想升华;第三阶段,戏剧表演,让文本“有情”。

接下来,语文组的贾桂兰、唐智全两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字词,如何指导课堂练笔,如何培养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等方面向老师们做了精彩的分享。

教研科科长袁勤伟对这一习作教学模式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他提出该课题应搭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融入“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模式化,实现可操作性的推广价值。

最后,副校长、课题主持人岳海江作总结,他对老师们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该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也向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全体课题组成员需凝心聚力,克坚攻难,在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做出实质性突破,为藏陕两地小学生习作教学研究做出贡献。同时,课题组应肩负使命,以促教,带动老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文:王柳     图:唐俪     审核:岳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