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8
来源:附属中学
浏览次数:4325
突破定势,创意无限 |
|
教学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均达到最佳时期,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点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是一致的。但长期的教学经验发现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理想,解题中存在许多因思维定势造成的失误,可以说思维定势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设计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对思维定势有一定的了解,并认识到只有突破定势,才能体验创意,才能创意相伴,甚至创意无限,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训练,培养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养成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怎么突破思维定势,让每位同学通过具体的事例学会怎样突破思维定势,享受创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试、体验、探讨及分享环节,使学生对思维定势有一定的了解,学习一些突破思维定势的方式方法,加深每位同学对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思维定势弊端的认知,体验创意,体会创新,才能与创意相伴,甚至创意无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有创新意识,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训练,培养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养成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渗透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的5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大家在创新、创意中活得更快乐。
|
|
教学重点: 学生对思维定势有一定的了解,并认识到只有突破定势,才能体验创意,才能创意相伴,甚至创意无限。 |
|
教学难点: 学生有创新意识,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训练,培养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养成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 |
|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述、体验、讨论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
|
教学准备:多媒体、两根绳子、视频《创新科技改变生活》探究性测试题。 |
|
教学对象:高一 |
学时:40分钟 |
教 学 内 容 |
板书和注解 |
【导入】
将A中白的部分二等分 将B中白的部分三等分 将C中白的部分四等分 将D中白的部分六等分 可能有很多同学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就是A、B、C三图的分割思路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定势,以致在分割D时,会舍弃最简单的思路,把问题想复杂了。所以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突破定势,创意无限”。
【了解定势】 思维定势也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习惯使用以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朗读) 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答案:夫妻关系和父女关系。(公安局长是女的) 这就是你的思维定势在作怪。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公安局长一般是男的,茶馆里和老头下棋的也一般是男的。 生活中思维定势的例子很多(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例),比如有同学做同一类型的题目做多了,考试时,一看到题目,脑中就浮现答案和解题思路,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和效率,这是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但是它也容易使我们思维僵化,扼杀了我们潜在的才能,失去了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要突破思维定势带给我们的消极作用。 |
第一部分: 探究性测试题导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思维定势。
板书:突破定势,创意无限
第二部分: 讲解什么是思维定势?
板书:了解定势? |
【突破定势】 活动1、给绳子打个结. 两手抓住绳子的两端,请在不松手的前提下打出一个结! 活动要求:双手不离开绳子的两端,五个手指不能分开,也不能将自己的手捆在绳子里。(如有人知道则请其上台演示,并提问:这里用到的是什么思维方式?)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很多事情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尝试着用逆向思维。 活动2、奇怪的“等式” 4-3=5 9+4=1 询问等式是否正确?什么情况下成立? 心灵密码:从抽象的数学上看,这两个等式是不成立的,而到具体的情况中,却是成立的。在生活中,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的事情。有很多事情从一个角度看不可能,而如果换了一个角度,则变成可能了。关键是开阔思维,放下你一直以来固定的思维模式。 |
第三部分: 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突破自己的牢笼。
板书:突破定势! |
【体验创意】 小组探讨:如何将梳子尽可能多的卖给和尚? 小组分享: 1、你们小组想到了几种方法? 2、推销梳子的感受分享。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不可能,但只要不断创新,不可能便成为可能。敢于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出可能,需要的是敢于突破常规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
第三部分: 1、活动让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会创新。 板书:体验创意 |
【课堂延伸——创意无限】 活动1、欣赏视频《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活动2、创意改善生活——生活中的创意 |
第四部分: 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板书:创意无限-- |
【课堂总结及作业】 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上个月底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确立5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排在首位。可见创新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有了想法就去实践,让创新伴随我们的生活。对待问题,我们要学会质疑,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品质和创新思想。 作业:发挥你的创意 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如废弃塑料瓶、吸管、纸张等)制作一个能体现你创意的作品!
|
第五部分: 结合板书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 |
2015年12月14日 16:10:12
版权所有 © 2024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