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8
来源:附属中学
浏览次数:4327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学习领域。《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风俗画,从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角度构建了艺术主题,是一幅高度客观而又写实的作品,是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教材以清明上河图为摹本,引导学生探究美术与社会生活、美术与历史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本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探究、部分地临摹这幅作品,可以形象地了解到北宋时期的城市面貌、当时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以及商业、交通、文化、服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分析、探究,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创造临摹作品局部,有意识的探究美术与社会的关联,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情感目标:感悟艺术珍品的艺术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内容、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美和历史价值及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认识《清明上河图》
以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点题,板课题
3.讲授新课
欣赏动态清明上河图,把看到的信息用合适的词语简单概括。
汴梁城曾经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① 认识作者
根据作品最后的题跋认识作者张择端,画艺精湛。
《清明上河图》内容是汴梁城外七里的风光
《清明上河图》长528.6 宽24.8
② 感受画面
老师这里有《清明上河图》的仿制品,全画分为三段(师生合力讲述三段画面描述的内容)
作者是如何将繁荣的景象容纳概括进狭小的长卷里,艺术家应该把握哪些内容。
师生讨论交流
③《清明上河图》中的经济与交通
商铺众多,交易时间久,贸易面广
交通工具繁多,尤为突出交通发达的是商船,商船全部为榫卯结构。
④《清明上河图》中不可忽视的主体,人物。
以人流量最多的虹桥为主要欣赏对象,对虹桥上人物的不同行为做研究与分析。
⑤从透视,色彩,线条,结构四个方面分析画面的精妙之处。
(小组分类探索研究)
4.课堂小结
《清明上河图》有许多摹本,最著名的两个是明仇英和清院本。
后世很多风俗画都模仿《清明上河图》
历史意义:古代唯一一幅描绘普通人生活场景的绘画。
5.作业布置
下课后选取自己喜欢的片段,第二课时课堂上进行临摹描绘,完成后拼接,组成全新清明上河图。
2015年12月21日 11:41:27版权所有 © 2024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