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停用)

秦都随笔——采采卷耳心伤怀

时间:2017-12-16

来源:附属中学

浏览次数:4077

秦都随笔——采采卷耳心伤怀
采采卷耳心伤怀
                       ——读《周南·卷耳》
《诗经·周南·卷耳》是一首妻子怀念其丈夫的短歌。丈夫长期在外而不得归家,以至于妻子无心劳动,并幻化出其丈夫在外有诸多困境。其诗主旨悲凉伤感,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痛切忧虑。
《周南·卷耳》其诗至少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或者可以追溯到西周中期。本诗没有交待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从事何种职业,对此,我们不妨推测:其丈夫在外服兵役。
本诗采用“起兴”的手法开笔,以女主人公“采采卷耳”来引入下文,并自然地展开诗文中细微情节的描述。全诗共70个字,分为四段,每段四句,句句抒情凄美。第一段和第四段每句4字,各16字;第二段和第三段每段各19字。现将本诗分析如下:
第一段:“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可译为:我不停地采摘卷耳菜,却怎么也摘不满那箩筐。唉,想起我的心上人,我就把那箩筐扔在大路旁。此段是“写实”,即女主人公在乡间采卷耳菜,把未摘满的筐子扔在了路旁,说明她因为思念其丈夫,根本无心采摘卷耳菜。
其后三段(第二、三和四段)为“写虚”,即女主人公自己幻化出其丈夫在外的情景:其夫不能前进,于是登高远望(家乡),因为(丈夫的)马儿生病了,车夫也生病了,丈夫的心情郁闷之极,只能独自饮酒,以解对家乡的思念之愁,以释对亲人的思念之苦。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其丈夫在外的状况及表现:
第二段:“陟彼崔嵬,我马虺huī tuí)。我姑酌彼金léi,维以不永怀。”可译为:我登上那险峻的高山之顶,我的马儿疲惫不堪,我姑且用青铜之酒器自斟自饮吧,我借酒浇愁,暂时忘掉对家乡和家人长久的思念。
第三段:“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sì gōng,维以不永伤。”可译为:我爬上那高高的山岗上,我的马儿因为疲惫而毛色焦黄,我暂且用犀角酒杯自己斟酒喝吧,我借酒浇愁,暂时忘掉这无尽的忧伤。
第四段:“陟彼矣,我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可译为:我攀上那泥泞的山顶,我的马儿病得厉害,车夫也累得生病了,我是多么的忧愁啊!
女主人公自己幻化:丈夫在外诸事不便;并且认为:丈夫在外也是非常思念家乡和家人,这就更能表明女主人公对其丈夫的思念之切!
妻子在家中煎熬地等待,其心情必定烦乱。而其丈夫迟迟不归,其在外必定有无尽的艰辛。夫妻两人久久不能相见,这必定充满无尽的相思之苦难,无尽的悲咽之伤感。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母子之感情,其实还有“夫君出行妻担忧”的夫妻之情感。
因此,《周南·卷耳》其诗,也应该是一首“怨妇之辞”。
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思绪又回到现实中来,我们读《周南·卷耳》其诗,可以想象:那摘采卷耳菜的女子,在日夜思念着丈夫,却不见丈夫归来,她独自伤心,涕泪满面,她的内心是否在怨恨天,怨恨地,怨恨生活?至此,谁能对那摘采卷耳菜的女子不报以同情之心呢?
衷心祈盼我们的时代:少一些痴男怨女!
衷心祝福每一对夫妻:珍爱对方!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尚二斌
附: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
陟彼崔嵬,我马虺huī tuí)。我姑酌彼金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sì gō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