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璠,汉族,1982年4月出生,200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系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专职教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藏翻译学生党支部书记。从事党务工作以来,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强支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李璠同志以自己扎实苦干、朴实无华、务实创新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政治素质过硬 履好职尽好责
李璠同志注重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始终把提升党性修养放在重要位置,她政治立场坚定,能够结合工作实际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做事按程序、讲政策,恪尽职守,在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讲求工作效率,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该同志能始终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保持政治敏锐性,严格按照党的原则、政策和程序办事,密切联系群众,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为了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她坚持做到“三个亲自”“三个深入”。“三个亲自”为本支部所有活动亲自参加、突发事件亲自到场、学生住院亲自慰问;“三个深入”即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上课情况、积极了解本支部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深入对话听取本支部学生党员对教学、环境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及时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院党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支部同志解决困难。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创建特色党支部
李璠同志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特点,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实践活动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团结形”“创新形”“能效形”特色基层党支部,切实增强英藏翻译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构建党员互助帮扶模式。英藏翻译学生党支部少数民族同志约占一半人数,通过组成“党员互助帮扶小组”,3名教师党员负责帮扶小组的管理和日常协调。每名老党员帮扶1到2名新转正的党员和预备党员,帮扶小组原则上必须有1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通过这种形式,既加强了支部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汉藏一家亲”,又使全体学生党员在学习上达到了双赢;二是制定合理规范的支部成员先进性评价标准。结合支部日常工作实际和党员工作现状,制定了支部成员考核标准,并形成制度和规定动作,每月定期对全体支部成员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整改,促进党员对个人的严格要求;三是紧抓思想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把集中学习、网络会议、党员互相学习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把“三会一课”落到实处,并定期分发学习资料、撰写学习心得、观看教育教学影片;四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除定期的理论学习之外,在支部展开各种形式的支部实践活动,如:“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诗歌朗诵大赛”“支部趣味运动会”等。通过上述形式,让全体支部成员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夯实队伍建设基础 增强支部引领能力
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党员标准,坚持把好质量关,做好党员队伍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及时培养教育,吸收进党组织,形成梯队有序、结构合理的党员队伍。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各支部委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对支部委员变化,及时进行充实和调整,始终保持重要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人管、有人办,形成了支部内部团结一心、朝气蓬勃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好“传帮带”工作,历练复合型人才。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类成长平台,强调支部“一盘棋”思想,立足为学校党团和学生管理工作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党员干部,着力打造思想好、学业精、能力强的学生党员团队,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每一位学生党员都能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近年来,所在支部有多位学生党员及教师党员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优秀毕业生”等光荣称号,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