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和哲学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任务,按照高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充分结合支部所在教研室、学院和学校实际,切实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支部突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以及唯物论和无神论(下文简称为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系统深入的思想学习和宣传教育。从夯实思想基础切入提升和助推支部其他各方面建设工作,成为马原和哲学党支部建设最为鲜明的工作主题和特色之一。
一、突出政治导向,深耕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
支部长期坚定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突出自身政治建设和理论建设。西藏民族大学是中央为西藏在内地创办的一所高校,相比较于国内其他高校,该校因为长期服务西藏,具有突出的西藏人文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相比较于西藏自治区其他高校,西藏民族大学地处内地和作为西藏和内地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藏关系方面的研究人员、科研和教学的突出优势。综合国家、西藏、西藏民族大学及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种条件,基于国家西藏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样本支部建设过程中深耕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使之成为支部一项极具典型性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也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基层党支部“树‘五观’讲‘两论’促团结稳边疆”的重要方面。
第一,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五观”“两论”,突出政治建设和政治功能。支部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党支部政治属性、定位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出发,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自觉学习和深化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站稳政治立场,坚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积极主动发声,弘扬正能量,对于错误思潮和言论敢于亮剑,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思想课教师的政治本色。近两年来,支部先后组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写给西藏不同主体的四封重要回信和贺信、全区“四讲四爱”等重要精神内容的深入学习研究,不断强化支部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为西藏各级各类宣讲、高校教职工、大学生各级各类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支撑。
第二,深耕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抢占理论制高点。长期以来,支部结合教学科研任务,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作为支部理论学习和宣传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支部党员教师主要负责全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研究和教育,有能力、也有必要深挖该项研究教育和抢占理论制高点。近两年来,支部党员教师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又先后进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新唯物论专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无神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国家观民族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的系列学习,显著提高了支部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极大地助力了支部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和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以应对西藏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不断彰显支部建设和工作的显著特色。
第三,深耕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为了充分发挥本支部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理论制高点优势,支部研究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近两年以来,本支部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的原著研读、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学术研究、教育研究以及各级各类宣教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思想建设也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各支部建设的典型做法之一。
二、突出问题导向,让讲信仰的人的更有信仰
为了使支部党员教师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示范全校师生自觉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支部率先从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入手加强党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思想建设。
第一、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主题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唯物论部分教学任务,支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方面的原著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的方式以自修为主,一个学期围绕1-2部作品交流两次。
第二,结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无神论教育教学和研究,支部较为系统地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立场转变的原著学习。西藏是一个信仰传统较为浓厚的民族聚居区,西藏高校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无神论教育教学。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无神论讲实讲透才能以理服人,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西藏大学生思想,才能为西藏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原著学习讨论,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思考和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基,使得支部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三、突出目标导向,积极服务支部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支部党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支部党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学术和教学研究。
第一,支部马克思主义原著思想理论建设助力了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学术和教学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等理论以及相关教学方面,支部党员杨周相发表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人的解放功能研究》等论文;曹水群发表了《“四讲四爱”活动的人民性特质》《评价西藏民主改革应坚持事实与价值的统一》《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辉煌篇章》《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等论文;孙琥瑭进行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张云霏博士与胡美娟博士撰写了《共产党员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理论文章。
第二,支部马克思主义原著思想理论建设助力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教学研究。支部党员王勇主持在研了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胡美娟在西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资助项目、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中,撰写并公开发表《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遵循“八个相统一”原则的探索与思考》《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西藏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其教育模式、西藏民族工作以及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张云霏博士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研究过程中,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深入分析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与发展,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西藏农牧区基层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西藏的民族工作;曹水群、张云霏等人还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设计》,系统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在“原理”课教学中的“三进”工作。在过去的两年支部建设中,支部先后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完成、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个,完成和在研省部级科研项目4个,完成和在研的西藏民族大学各级各类项目3个,在《西藏日报》《中国民族报》等报纸上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
第三,支部马克思主义原著思想理论建设助力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学院各级各类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在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和哲学二级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基本原理都是极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已经顺利完成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点的研究生导师有6位,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一级学科建设过程中也都成为学科骨干。另外,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申请教育部教学团队、自治区科研团队过程中,本支部全部党员教师都成为团队骨干,并为各团队建设做出各种重要贡献。
四、突出育人导向,积极打造西藏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
西藏各个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是维护西藏稳定发展的主阵地。支部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学工作)协同起来,在深耕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理论基础上,聚焦教学研究,以教研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支部育人功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近两年以来,支部党员教师孙琥瑭主持了《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学实践调查研究》,王勇主持了《西藏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陈强强主持了《西藏自治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模式研究》等西藏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多项相关课题。杨周相主持在研西藏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委托课题《西藏民族大学“树‘五观’讲‘两论’促团结稳边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探索与实践》。王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在西藏民族大学第17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本支部王彦智主持,本支部党员主体参与申报的“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西藏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探索与实践”获得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