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科资源>>学科动态 >>正文内容

学科动态

科举那些事:古代科场入门试题 你会做几个?

【导语】随着“史上最严高考”的到来,与考试相关的话题再度成为这个夏天热点中的热点。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有哪些差别,又有哪些“似曾相识”的地方呢?凤凰网国学频道特邀著名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开设“科举那些事”系列专栏,从备考、应试、阅卷、录取等系列环节,揭开古代“高考”的神秘面纱。本文为该系列第六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每次高考结束之后,考题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吐槽、点赞者皆有之。在所有的高考题中,每年大家最关心和议论最多的还是高考作文题,说难者有之,说易者有之;说立意深远者有之,说命题者违反常识者有之……几乎没有哪一年的高考题是能得到一致好评的。

科举自创立以来,大多数考试都是要求考生写诗文,这也就是说科举考试的题目大多是作文题目,那么科举时代的作文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会比高考作文题的难度大,还是小呢?

清代读书人完成报考之后,需要先参加县试。县试由本县知县(隶属于府的各州、厅为知州、同知)担任主考官,是读书人迈向科举应试之途的第一次考试,县试的录取者仅仅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需要在府试被录取之后,再参加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被录取才能被称为秀才。因此,县试是最初级的科举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最多,水平也相对最低,其考题也是最容易的。


 

清代秀才像,人们常觉得“穷秀才”不值钱,但实际上考秀才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清代县试一般考五场,但也有的地方考四场,或考六七场,由主考官知县决定。每场考试的时间为一天。第一场是正场,最为重要。其后为覆试,也称招覆。第二场为初覆,第三场为再覆,第四、五场为连覆。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六韵诗。我们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藏的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福建省汀州府长汀县试考题为例来说明。


 

清同治十二年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县试考题(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县试正场。已冠首题:无求备于一人,周有□□□;次题:与其进也。未冠首题:如用之;次题:与其进也;通场诗题:赋得薄采其芹(得科字五言六韵)。恭默圣谕广训:“人生十年”至“自鲜矣”。

由于科举报考没有年龄限制,考场中会出现小孩和成年人同场竞争的情况。为照顾年龄在15岁以下的低龄考生,他们做未冠题。15岁以上的考生做已冠题。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六韵诗,默写一段《圣谕广训》。

初覆。书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经题: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诗题:赋得春雨如膏(得春字五言六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补考。首题:何晏也;次题:端人也,其取友;诗题:赋得□□青云梯(得云字五言六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再覆。书题:之□□□;性理:师道立则善人多论;诗题:赋得雪却输梅一段香(得香字五言六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一篇八股文,阐发一段关于儒家的论述,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三覆。书题:断断兮(第一名至二十名);赋题:严子陵钓台赋(以题为韵);书题:君子矜(第二十一名至六十名)。君子惠(第六十一名至一百名);赋题:董仲舒十年不窥园赋(以题为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根据考生之前的排名,分别要求写一篇八股文和作一篇赋。

补考。首题:益者兴;次题:请益;诗题:赋得绿柳才黄半未匀(得黄字五言六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四覆。书题:“可谓仁乎”至“割鸡”;诗题:赋得一条冰(得衔字五言六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一篇八股文,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招覆。书题: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入公门(做起讲)。发乘矢面后及,孟子曰,西子(做全篇);诗题:岣嵝碑(不拘体,不限韵)。  

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前一题不需要写全文,只要写到“起讲”部分,后一题要求写全文,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如果我们不算补考题,同治十二年长汀县试六场,共计要求考生写9篇八股文,写5首诗,写1篇赋,默写一段《圣谕广训》。

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些考题基本都属于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要写好这样的作文,考生最起码能背诵《四书》、《五经》,因为这些材料都出自这些儒家经典,比如上面说“书题”就是指这则材料是出自《四书》,“经题”就是指这则材料出自《五经》。如果考生连这些材料的出处都不知道,也不会背诵这些儒家经典,根本无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很有可能就会曲解题意。不仅如此,八股文写作要求对仗工整,五言六韵诗要求押韵,这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懂得音韵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因此,考生要根据这些题目来写八股文和五言六韵诗,尤其是要写出能让主考官赏识的八股文,确实需要有相当好的知识素养和文学功底。

当我们看到这些最容易的科举考题之后,恐怕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现在高考作文题太难了。之所以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是古代所教的知识与现当代教育的知识体系存在明显不同,我们固然不能要求现在学校教学内容全面回归到科举时代,不能再以《四书》、《五经》和文史知识为主,但是注重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不仅不能放松,反而应该加强。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到精神滋养。